這對騎兵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有時候戰馬奔騰起伏,會直接把騎手的膀胱震破,讓他們痛苦地死去。但騎士們毫不介意,他們這么做,是因為在膀胱盈滿的情況下,對馬匹的震動也會更敏感,有利于騎士形成人與馬的默契,有利于騎士沖鋒陷陣
而在騎兵們長途奔襲疲勞的時候,他們又為此準備了專用的皮繩。在最后一次換馬以后,阿勒斤赤們會用皮繩把靴子死死綁在馬鐙上。
一旦騎兵跨上馬背,就無法解開皮繩,只在勝利回到營地以后,才會有專人為他們解開皮繩否則,死也要死在策馬沖鋒的路上
這樣的騎士,在每一部落中都堪為骨干,許多人本身就在草原上赫赫有名,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但在成吉思汗的號令之下,他們離開了熟悉的草原,離開了熟悉的部落,匯集到九斿白纛之下,逢戰必沖鋒在前。
如果把普通的蒙古軍比作野獸。那么,這些阿勒斤赤斷然不是野獸。
因為他們的武器比野獸更鋒利,他們的行動比野獸更迅猛,他們比野獸更嗜血
而與此同時,他們又比草原上的枯草更能忍耐。為了勝利,為了殺戮,為了碾碎成吉思汗的敵人,這些蒙古勇士能承受一切勞苦,超越一切極限,殺死一切活物
駱和尚本人曾是西京路出色的斥候首領,當年每逢大同府揮軍草原,他都親自擔任前哨。正因為這段經歷,他更能確定阿勒斤赤的厲害,故而當日在遂州與蒙古阿勒斤赤一觸即走,絕不戀戰。
這下,輪到汪世顯來面對強敵了。
“老汪成不成能頂住吧”駱和尚只覺得頭皮發癢發脹,他用力抓撓了兩下,使得短而硬的發茬發出沙沙的響聲。
與此同時,蒙古騎隊如虎如豹,卷一股黑風,惡狠狠撲入了營壘之內,頃刻間分分合合,左沖右突。
營壘里有守軍將士沖出來攔阻,蒙古騎兵哪里理睬他們將手中曲刃環刀平端而過,馬到處人頭飛起,血濺五步。
他們沖殺得太快了,靠近木橋的兩座營地,這時候都還沒來得及闔上柵門。結果蒙古人立即突入內部,大砍大殺,又連續拉倒多座營帳,然后縱馬踏過,留下尸體橫七豎八躺了一地。
這隊蒙古騎兵的首領名叫岱爾巴圖,是拖雷的親信部下。在拖雷所屬的五個兀魯思里,他也是著名的精悍騎手。
此前拖雷在河北塘泊追擊金軍時,岱爾巴圖正與各部的阿勒斤赤協同,打探向南深入中原的道路,但拖雷在塘泊間受挫,直接導致了拖雷本人、和許多部下都遭到成吉思汗的訓斥。
成吉思汗是最公正的,誰也不會懷疑他的判斷。可成吉思汗發怒時如雷電般的眼神,讓岱爾巴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之后連續幾天都在噩夢中驚醒。
岱爾巴圖沒有參予那場戰斗,所以也沒有受到牽連,他因而感到更加羞恥。那樣的一場惡戰,我竟不在我的刀子上,竟沒能沾染那隊金軍的血
羞恥和惱怒,給了岱爾巴圖十倍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