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什么事都難不住晉卿,快講。”
“定海軍節度使鎮撫諸軍防、刺,總判本鎮兵馬之事,有調度登州、寧海州兩個支郡兵力的權限。此前軍務緊急,咱們未曾與兩州的地方官員往來,這會兒正可以行文兩州,令他們派遣兵力協助一來填補我們人手的空缺,二來也讓兩州上下見識見識我定海軍的威嚴。”
“好就這么辦”
高大青年以拳掌相擊,發出啪地一響。
張榮聽到這里,哪還不知道這青年就是定海軍節度使郭寧
他擔心湊得太近,聽得太多,引起郭寧身邊扈從們的懷疑,便稍稍往后一退,快步往他們的來路急趨。
就這片刻工夫,他已聽說了不少定海軍施政的想法,果然有一套章法。張榮覺得,自己得找一個地方好好盤算分析,下坡以后,不妨兜轉回碼頭那里,看看能否與李世弼、李昶父子會合,也聽聽他兩人抵達萊州之后的見聞。
郭寧畢竟是一方軍政大員,他再怎么懶得擺架子,周邊的護衛、傔從數量不少。而跟從郭寧的文武官員們,也有各自的部屬隨行。
張榮走過了里許,不少護衛、下屬官吏們三三兩兩,與他擦肩而過。他們見張榮神色自如,坦然直視前路,只道是有事回返營壘里的民伕,便也不多查問。
然而最后幾名護衛里頭,有個高大健壯之人走到張榮身邊,忽然停步。
“嗯”
張榮心里一驚,不知哪里有疏漏。他略轉頭往那高大護衛臉上一看,只叫得一聲苦也。
這高大護衛,真是認得張榮的。
張榮也認得他。這人名叫董進,乃是長白山以東,小清河沿線的有名獵戶,兩家乃是近鄰。張榮販私鹽時,有時需要額外的人手掩護,常以錢帛招募獵戶們幫忙。而董進年紀雖小,身手卻強悍,這兩年里,和張榮合作過好幾次。
董進什么時候投了定海軍還混到了郭寧的護衛隊列里
這動作可真夠快的大家明明是好鄰居、好伙伴,你也不和我打個招呼
當下張榮擠出個笑容,向董進連連拱手。
他是抱著投奔的念頭,跟著駱和尚來海倉鎮的客人,自問絕無惡意,身份也并不需要掩藏。但統領數千軍民的堂堂一方豪強,跑到海倉鎮里喬裝打探,還被郭寧身邊的護衛認出了真實身份,未免太過尷尬。
董進滿臉愕然,神色變了兩變。旁邊另有個護衛拍著他的肩膀說話,他卻全沒反應。
這小娃娃太嫩了這么一來,就算他不說,也惹人疑心啦
張榮連連苦笑,正在猶豫要不要自陳身份,直接返回去拜見郭寧的時候,又聽得坡頂上有個蒼老的聲音連連大喊“看到了沒有便是那個臉上帶疤的他是奸細”
張榮抬了抬頭,發現叫嚷的,竟然是方才那個一起抬筐的老者胡驢子。
而像是他的孫子、其實是鄰居的孩童許豬兒,也在旁邊大跳不已。
這一瞬間,張榮覺得自家臉上那個箭傷格外疼了。
這是何必大家好歹也結過一份善緣的
爾等百姓們,一個個都那么用心的嗎真把定海軍當自己家的了
張榮環顧四周,見高坡上頭有一隊身披輕甲,動作很敏捷的兵丁奔走下來,而身邊數人看著自己的眼光,就如當年朝廷鹽司巡院之人,盯著私鹽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