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隊騎兵的確是郭寧的傔從,他們一路疾馳,日行數百里,沿途向軍民百姓通報,這會兒已經口干舌燥,嘴唇都裂了。但眼看得百姓聚集,他們依然驕傲地高聲納喊
“大勝,大勝,宣使進了中都,打退了蒙古軍”
官道兩旁,聽到這個消息的軍戶子弟們首先歡呼起來,隨即其它的百姓也開始吶喊。
定海軍在山東落腳已經兩年了。在定海軍到來之前,山東正陷入不可逆轉的凋敝,百姓困頓難活,以至于賣兒賣女者有之。至于蒙古軍的入侵造成的尸山血海,更加劇了這一過程。定海軍立足之后,給百姓們分配土地,恢復治安,文教,開拓礦業和手工業。雖然這一切剛剛開始,軍民百姓們卻都覺得,自己過上了做夢也不敢想的生活。
而定海軍治下的青壯年們,又不斷被納入這個龐大的體系。他們要么被簽入軍中,戍守在外;要么在農閑時去礦場和各種作坊做工;要么按照定海軍的命令,每隔一段時間就聚集起來修路、開渠、起堤、筑城定海軍的手面真大,讓百姓做這些事情都是給錢的
如果猶自覺得不夠,還有膽大的、貪財的人干脆到各處港口應募,跟著船隊出海。
隨著定海軍政權的強盛,這個政權的利益范圍不斷擴張,納入的人丁也越來越多,關聯的家庭也越來越多。
這些家庭的未來,幾乎是和定海軍的未來綁定在一起的,其中絕大部分人又親眼見識過蒙古人的野蠻,所以同仇敵愾的情緒一直高漲。尤其是軍戶家庭的成員們,既盼望自家的兒子或者丈夫能夠立功受賞,又擔心他們的安全,很多人已經連續一個月沒有睡過安穩覺了。
這會兒聽到使者的喊叫,所有人的歡呼聲震天價響。官道后頭另一個聚落的百姓也聽見了,于是使者之后數十里策馬的路程,道路兩旁就全是黑壓壓的人群,非得讓他們連聲通報才好。
軍報在遞送到定海軍中樞之前,并不合在這里慢慢誦讀,使者更不敢放慢腳步。
盡管百姓們熱情催促,他們也只有反復地講著簡略幾句“宣使先打了一仗,殺死了很多蒙古人又打了一仗,殺死很多蒙古人韃子大汗僅以身免然后宣使就進了中都城總之,大勝大勝啦蒙古人逃了,誰也敵不過咱們定海軍讓開路,讓開路,別堵著路啦”
說到這里,有個使者忽然注意到,距離道路稍遠處,有個鵝蛋臉的女郎正小心翼翼地探看著。巧得很,這使者跟隨郭寧,經常巡行各地的,恰好認得這女郎,于是笑道“那不是官橋鎮養馬的吳家小娘嗎你的心上人張鵬立得軍功,回來就要升任都將”
女郎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好些個娃娃圍著她笑鬧不已,讓她覺得既羞澀,又煩心,也不知為何,嗚嗚地哭了起來。
歡呼聲像是接力那樣,很快傳到了益都府,傳進了山東宣撫使司的駐地。當使者一字一句讀完了整份報捷文書,官衙里也是轟然一聲。
最先笑鬧的,是被郭寧養在家里的許多犧牲將士的子弟,這些半樁孩兒們率先跳起來揮舞拳頭,隨后是護衛和傔從們也都跟進。提前聚集到官衙的官吏們則盡量保持著矜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