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將所有筆記都細細看過好幾遍,徐問不由有些小興奮。
與萬眾云一樣,楊志誠也在探索靈符成陣之術,兩人也許還有過交流。
不過,雙方的思路和方案不大一樣。
萬眾云是制符師,探索的重點在靈符材料、繪制手法等方面的配合。
楊志誠則在陣法上有些研究,更注重法術、手法的配合。
并不是說兩人不知道另一方研究的必要,只是精力、見識有限,沒法兼顧。
而且,雙方也多半也敝帚自珍,不肯向對方透露真實的想法和成果
到了徐問這里,才終于兩種思路第一次完整地合在了一起。
靈符成陣就是通過特定的方式和手法,將多張靈符結合到一起,利用法術相輔相成的特點,發揮出遠超簡單疊加效果的手段。
如果從追求大道的角度來說,花費大把的時間在這種小道上,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但對于萬眾云、楊志誠這種大道無望,在法術上又沒有什么天賦的修士而言,這卻是一種極為有效提升攻擊力的方法。
如果是從頭研究,徐問肯定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得到萬眾云的筆記后,他就只是稍稍研究了一番,覺得太過費時費力,就沒有多理會
但現在有了兩人的成果,只要稍稍整合一番,就能得到一門威力強大的施法技巧,自然是卻之不恭了。
萬眾云和楊志誠進階筑基已經有近百年,只是由于道心不夠,才遠不是剛剛進階筑基徐問的對手。
若只論見識經驗,他們絕對在徐問之上。
在符陣上面的探索也有數十年,兩人呢雖然沒有完全成功,卻已經有了不少積累。
一點一滴地將他們有益的所思所想提取出來,互相印證,再用后世獨有的邏輯思維進行推導、假設、求證,徐問在符陣上面的見識也飛速增加。
十幾天后,兩人的諸多想法都完全被徐問吸收。
部分想法可以互補,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也有不少還需驗證,進一步探索。
默想片刻,他取出符紙、符筆、靈墨,開始繪制靈符。
雖然這幾年忙于修煉,繪制靈符的時間越發減少,但晉升筑基后,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繪制靈符起來比以往更加熟練。
蘸滿靈墨的符筆在符紙上筆走龍蛇,行云流水間,一張靈符就悄然成形。
半天之后,徐問就成功繪制出了二十多張煉氣后期符箓,竟然沒有一張失敗。
亂神符、重元符、火焰牢籠符、泥沼符,每樣兩張,跟楊志誠用來對付他的一模一樣。
要想檢驗符陣的效果,楊志誠施展的這個符陣自然是最好的研究對象。
召出惡鬼,吩咐了幾句,徐問抬手一揮,四道靈符齊齊飛出激發。
亂神術、重元術、火焰牢籠、泥沼術四道法術齊齊祭出,落向惡鬼。
不過,他這次并沒有施展符陣之術,只是稍稍調整了一下法術順序,讓他們不至于半路相互影響。
看著四道襲來的法術,惡鬼齜牙咧嘴一笑,露出一個標準的鬼式嘲諷。
他已經進階筑基,這些煉氣后期的非攻擊性法術,對他沒有半點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