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就是二十五年,這些年發生了幾件大事。
首先是潛國之亂徹底平定,張鐘毓、張志明父子合兵,擊敗最后一路反王,寧王自縊而死。
張鐘毓稱帝,號稱神皇帝,十五年后傳位張志明,號稱明皇帝。
其二就是海珍珠、劉明和先后筑基。
兩人都有筑基丹,劉明和還有兩粒,又有一些其他輔助靈物和徐問筑基經驗的傾囊相授,才終于沖破險阻,一舉筑基成功,在大道之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其三就是徐時雨夫婦同一天去世。
他們得子本來就晚,近三十歲才生的徐問,徐問返回望龍村的時候,他們已經將近六十。
在徐問的細心調理下,無病無災地又生活了四十年,雙雙滿百。
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至百歲的更是萬中無一,期頤之年而無需期頤之事,更是世所難尋。
尤其是在最后一年,海珍珠數次親自前來,以兒媳之禮侍奉,更是讓二老欣慰無比。
普通人的軀體,暴露于疾風烈日之下,經受五谷雜糧的磨礪,被七情六欲所侵染,元氣漸漸消耗,死亡不可避免。
百歲之后的某一天,本來還能行動自如的二老忽然飛速衰老,三天之后,在見了所有想見的人最后一面后,于當天晚上無疾無痛而終。
二老的葬禮很是簡樸。
沒有如其他人那般,孝子賢孫在上面痛哭流涕,不相干的人在下面聊天談笑嗑瓜子,生生將自家的喪事變成了別人的趕集。
但極為莊嚴肅穆,不僅望龍村全村出動,安國、慶州,太郡、湖縣都有不少人遠隔數百里而來。
劉明和帶著劉慕仙親自扶棺,行子侄之禮。
張鐘毓已死,潛國九五之尊的張志明帶著太子以及皇太后呂蓁輕車簡行而來。
說起來也是奇怪,他們五人彼此間都有極重的牽連,卻都是單線聯系,還是在徐家第一次大團圓。
當天,徐問、海珍珠、徐慶夫婦親自抬棺,徐慶夫婦的兒女、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披麻戴孝,送二老入土。
徐慶夫婦都已經六十多,但看上去卻如四十歲的壯年一般。
兩個兒子都在安國的翰林院編修神仙列傳,不時得皇帝召見,清貴無比,大孫已經快要成家。
徐家在凡間的衣缽,就要靠他們來傳承了。
當天,徐家再次大宴賓客,開了三天的流水席,一如徐問回來那時。
凡人都是睜眼瞎,對神光內隱的徐問、海珍珠、劉明和等人只是一掃而過。
對有兩個當官兒子的徐慶夫婦,則竭力奉承,當知道貴氣逼人的張志明是潛國貴人時,更是只差把腰桿埋到地上。
諸番事了,張志明帶著徐問和劉明和的雙重承諾,帶著太子先回。
呂蓁則多留了幾天,與劉明和這對老冤家多盤桓了好幾天。
雖然武藝不凡、保養得當,但畢竟年近七十,呂蓁已經顯出明顯老態。
而劉明和筑基成功后,容貌還是三十多歲的青年,更顯風流倜然。
不過,劉明和也是長情之人,絲毫不以皮囊為意,對呂蓁一如往昔。
帶著女兒,陪著呂蓁,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望龍村住了十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