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是修為有成之人,赫然能看到其中的秦三鑒。
他雖然城府極深,但這個時候的臉色依然有些不同往常。
幾個月前還被他棄若敝履的兩個棄徒,現在赫然成了方寸山的貴客,要他們傾巢出迎。
世事反差之大,無外乎如此了。
而看到徐問,并感覺到他身上強橫的威壓,他也終于知道,當時自己并不是疑神疑鬼,而是這位就在附近。
當年他還想著將徐問收為弟子,沒想到,現在對方的修為比自己還要高。
不用說,兩個徒兒能有這番際遇,肯定也是徐問有意提攜。
早知道如此,他當時就不那么絕情了。
但世間沒有如果,事已至此,一切后悔都是徒勞,他也只能控制情緒,不讓自己失態。
好在他了解徐問,知道對方不是那種淺薄之人,不會有意來給自己難堪。
方寸山一眾弟子站定,又有七道人影從緩緩走出,都是元嬰修士,元嬰初期和中期各兩個,元嬰后期大修士三個。
一個跨步,都沒看清對方是如何行動的,七人就到了徐問等人面前。
一躬到地,七人齊聲道
“道友高義,方寸山必不敢忘”
“道友高義,方寸山必不敢忘”
與此同時,方寸山所有弟子齊齊躬身行禮。
雖然不到百人,但其中元嬰修士就是十幾位,金丹二十幾位,聲勢之大,不亞于千萬人同聲。
而后元嬰初期和中期四人上前,接過徐問手中臧辟疆的遺物。
另外三人再次向徐問等人行禮,徐問四人還禮,就算是完成了這次遺物的交接。
抬手往方寸山方向一引,七人之首的修士鳩斐章低聲道
“多謝四位道友高意,還請不嫌方寸山鄙陋,請往一敘”
要是方寸山還鄙陋,估計這玄黃大世界就沒有地方不鄙陋了。
沒想到元嬰后期的鳩斐章如此客氣,徐問當即還禮道
“鳩師兄太客氣了,固所愿、不敢請耳”
幾人當即跟在對方之后,沿著一眾弟子組成的人墻,緩緩前行。
臧辟疆遺物到處,方寸山一眾弟子紛紛躬身行禮,等徐問等人走過,一群人再次行禮。
整個過程,所有人都面色肅穆,神情哀傷。
簡單卻凝重,絕無凡俗將喪事弄成食堂的感覺。
四人緩慢前行,很快就到了秦三鑒站立的位置,徐問沖他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緩步走過。
秦三鑒只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連自私都稱不上,從不占他人的便宜,一心只求大道。
這種人是沒法親近的,他當年堅決不肯拜對方為師,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但與這種人合作,或者成為普通朋友,卻沒有什么問題。
化身與他一樣,對所有人都微笑還禮,對秦三鑒也無任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