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模擬器第一百五十八章瓢蟲效應
陸堯旁觀了商計最后的日子。
這個在鹽城搞出奴隸制度的小人,最后死在了棉花田里。
商計與商利就像是鹽城的兩張面孔,其中一個占據話語權,另一個就只能逃得遠遠的。
在治理城市上,商計根本無法與商利相比。他一番操作,讓鹽城迅速失去凝聚力,將漁連和商利前面多年的努力幾乎毀于一旦。
商計是一個可恨可憐的像素小人,但他的瓢蟲記倒讓陸堯有幾分興趣。
他查看過商計生前的歷史
63歲時,目睹奇特瓢型昆蟲。
69歲時,完成瓢蟲記。
商計死后,瓢蟲記在堯城流傳。
陸堯俯瞰城市,發現有學者在談論這本書。
“瓢蟲記里說,島上的瓢蟲會散發出奇異香味,連食人蟹和烈火雞都會沉迷。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我去年朝圣時,問過好幾位水手,他們都見過那種瓢蟲,香氣很濃郁,聞到讓人神清氣爽。如果瓢蟲出沒,食人蟹就會圍著它聞味道,附近的人只要不碰瓢蟲就不會被攻擊。”
“真是了不起的蟲子,靠香味征服了食人蟹”
“瓢蟲記記錄,瓢蟲在南方的許多小島上出沒,不過它們似乎并不能跨海,所以西大陸和東大陸都沒見過。”
“寫下瓢蟲記的那位學者三羊皮真是可惜啊,如果他能擺脫奴隸身份,來到堯城肯定會成為大學者。”
“能留下這樣一本著作,三羊皮先生也足夠留名歷史了。現在大家也叫那種麝香瓢蟲三羊瓢蟲。”
“說的也是。”
堯城里,對瓢蟲記的討論大多圍繞著學術范疇。
比如說,麝香瓢蟲算普通蟲子還是超凡生物
麝香瓢蟲為什么會那么香它的香氣連食人蟹都無法抵擋,甘愿跟隨和保護它,是否代表這是一種特殊的力量瓢蟲能不能像越野兔一樣直接飼養
等等。
但在西邊的鹽城,瓢蟲記卻掀起了一輪新的浪潮。
城市圖書館里人滿為患,全都是來看書的。
“念瓢蟲記,快念瓢蟲記”
“快快快,搞快點。”
門口學者有點無奈“今天我都念了十遍的瓢蟲記了你們需要的話,買一本書回去看吧。我喉嚨都要啞了。”
“我要是認字還要你說”
“就是就是”
“念念念,反正你也要念書,就念這一本。”
當然不是因為鹽城人民愛聽故事。
而是因為,他們要去抓瓢蟲。
必須通過這本書了解麝香瓢蟲的習性,才能確定怎么抓,去哪兒抓。
鹽城街道上,像素小人們一個個裝備了兜網,背上箱子,看起來人均昆蟲獵人。他們互相抱團,一同趕赴港口出海,目標直指南方群島上的瓢蟲。
鹽城商店里,麝香瓢蟲變成了大熱商品。
“麝香瓢蟲制成的香球今天限量3個”
“可以治病安眠的香罐,純血麝香瓢蟲的結晶”
里面賣得最好,被市民最喜歡的是一種叫做嗅木的東西。
這是將木頭里掏空,倒入麝香瓢蟲的香囊,再加上一些花瓣和香草。封好后能長久留香,而且方便攜帶,男女皆宜。
最昂貴的是活的麝香瓢蟲。
在鹽城時,陸堯只看到兩只麝香瓢蟲。
一只在先知多倫努努那里,他將人們送來的三羊瓢蟲放入一個鳥籠里養了起來,放在神殿以增加香氣。
另一只在一名叫鹽袋的人手里。
他既是鹽族,也是一位商人。鹽袋搞到活的三羊瓢蟲后,將它放在了自己商店里,供人參觀,也幫助出售瓢蟲商品。
麝香瓢蟲的相關商品,嗅木、香罐、香球、瓢蟲凋塑正從鹽城不斷產出,一路銷往堯城、薩尼羅、南北新大陸以及海外諸多島群。
依靠迅勐的出口,大量糧食、木材、礦石和牛馬被批量運回鹽城,在城市里變成新建的房屋,更長更寬的街道。
在麝香瓢蟲的推動下,鹽城迎來了新一波的高速發展
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商人、冒險家與尋找工作機會的人,他們流動性很大。但人口一多,城市的活躍度明顯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