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堯看得也有些唏噓。
最早是堯城與鹽城雙城爭輝,然后是南方薩尼羅異軍突起,接著是新雙城的水晶城和烏達城各顯本事,再到沙城的后來居和把持輿論,現在又變成了復活王國擔任當紅頭牌。
堯族文明發展的漫漫之旅中,不同地方還真是各領風騷數百年。
如今走在前方的復活王國,承擔了嘗試的風險和巨大代價,也抓住了變革的機遇。
現在這片土地,骷髏們的生活已經有了魔符和塑片的影子。
農田里,農夫們穿著有翼的甲胄,在農田飛行巡邏,手拿噴壺噴灑藥劑或是播種。
建筑工地,白骨工匠們揮舞手里的巨大魔杖,一塊塊白骨從地飛起,在地面凝聚出一片墻壁。然后工匠們調整位置,第二面墻,第三面墻,第四面,內里的隔間,窗口與煙囪
只要對局部調整和檢查,一座房屋就算完成了。
當地建造方式已經從過去的人力混合白骨裝置,變成了法術主導的建造法。
以復活城為首的一眾城市,首次建起了高樓,這些高樓大多是十層到十五層高度。
外面有魔符和塑片打造出的室外升降梯,居民們能夠通過這一裝置輕松下樓。
陸堯著重觀察了一下工坊。
白骨工坊是白骨工程的關鍵。
此時工坊內,骷髏工人數量大減,每一條生產線只有一兩個工人。
它們不用再一刻不停地分裝、檢查和組裝,而是操控一個像是篩子的工具,將各種不同型號的骨頭分開,并且用另一個模具將骨頭吸附和擰轉。這些白骨零件就會自己連接,而后落入后方的成品箱里。
工人更多是在確保塑片裝置的正常運轉,倒像是監工了。
陸堯還找到了塑片工坊。
復活王國目前是整個堯族文明的制造加工中心,大量塑片在一個個工坊里完成加工、包裝,被送往各地。
陸堯看這產量也知道,息壤礦井那邊應該大幅度提升了產能,否則根本無法滿足這么大的需求。
復活王國變化最多樣的地方,還是在秘術研究院。
陸堯俯瞰發現,這里空中出現了碟型、十字形以及球形的飛行物。它們在空中盤旋、發光之后回歸地面,被一個個研究員們檢查和記錄。
地面,原本模樣猙獰的骨龍也被安裝了各式各樣的外殼,搭配飛行、疾跑、防御、加速開火等特定法術模型,看起來更趨向于機械戰獸的感覺。
魔符、塑片和魔能的配合,將復活王國的工業體系推入了更高的層次,大大提升了骷髏小人們的勞動能力和效率。
陸堯看向下一詞條。
連驛站其實就是漣漪谷的升級版,它占地面積要小得多。從像素畫面來看,它就像是某種微型的麥田怪圈,只是這怪圈由塑片拼裝而成。
光焰是矩的使徒,它是四足獸形態的聚光獸,身體在微微發光。
“堯神大人歡迎您的駕臨”
它伏在地。
陸堯讓它說說情況。
聚光獸腦袋彈出對話框“堯神大人,連驛站的輻射距離是過去漣漪谷的16倍,我們還在繼續嘗試優化相應魔符,以繼續提升覆蓋范圍。”
“連驛站之間,能做到簡單快速地傳遞消息,哪怕普通人也能通過魔符翻譯聽懂,還能在連驛站外用風母聽到。我們可以用連驛站對周圍其他世界對話,堯族的聲音將會傳遍周圍”
“我們在環形界群的部分世界布置一些連驛站,從而能隨時洞察整個界群附近虛宙范圍內,是否有其他生命體或者文明存在。這在過去是根本不敢想的事。”
“還有就是,連驛站如今不止一名漣漪體在跳躍和同步。隨著連接世界的增多,漣漪體自己進行了分裂,它們可以集合成一體,但如今隨著范圍增大,漣漪體數量已經變成了5個。”
“我們可以對著其他世界喊話了”
陸堯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