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大人,我才得到確認,帝俊祀像的數量終于達到了100座。神像要變成祀像,需要足夠的信徒,以及進行反復祭祀才能觸發,只能讓當地信徒自由發展惡魔協會也了不小的幫助。”
三花貓說“不過除去初始的祀像之外,其他祀像并沒有特殊能力,只顯示為奇觀。”
過程和結果都沒有問題。
陸堯高興之余,開始思考一個關鍵。
選誰當帝俊
自己先排除。
當這天帝最終是要發瘋的,屬高危職業。
但帝俊曾與同期炎帝黃帝三足鼎立,強度遠超一般主神。這種力量不用起來,又實在可惜。
那就集思廣益
陸堯當即召開了堯族神明大會,讓眾多屬神和使徒都參與進來。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天帝帝俊的任命人選。
陸堯讓大家積極自薦,或者提議候選者。
他也詳細講述了帝俊本身的風險和詛咒,強大力量的背后是目前還無解的同化和遺忘。算是取之于帝俊,還之于帝俊。
然后,諸神沉默。
這讓陸堯有些沒想到。
原本他覺得,雖然帝俊風險很高,但能一躍而成堪比主神,應該還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結果大伙兒似乎都覺得不太劃算。
事后他詢問過不少屬神和使徒,反饋基本一致,它們都認為,與其成為一個不穩定的天帝,還不如穩步發展。
在堯族文明體系里,哪怕變成天帝,其實平日里也派不上用場,該干嘛還是干嘛。諸神和使徒們大多是進行腦力勞動和搞建設,既沒有外在戰爭沖突,也沒有對力量的極度渴求。
天帝也不過是裁決者的敗將而已。
倒不如穩扎穩打,加強各自領域的既有優勢。
僵局時,有一個使徒終于發聲。
“堯神大人,如果您不嫌棄,我愿意一試。”
是使徒鹽久。
陸堯再次向他確認,讓他理解其中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
鹽久堅持如舊。
加上沒有其他人競爭,陸堯當即拍板。
決定了。
下一任帝俊,就是鹽久
陸堯又詢問鹽久,為什么他會想要冒險嘗試。
鹽久說“神明大人的機會,我深信不疑,過去我曾走入歧途,現在每一個機會,我都不想失去。”
“我不怕死亡,也不怕挑戰和冒險,如果我能成為堯族第一個帝俊,那將非常榮幸。哪怕我最終無法抵擋那力量,希望后來者能從我的失敗得到一些經驗。”
“不過在那之前,我要拼盡一切”
陸堯這時候想起,自己曾經數次拒絕鹽久成為英雄。
只能說,失去過才會知道珍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