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說,贏了我,我跟你走。輸了,你身上這一層能量結構就給我。
電振星之間無法說謊,因為都是信號大師,溝通時也是彼此互相觀測。如果說謊的話,就會造成信號前后報錯和頻率改變。它們的生存方式和生理結構就導致,無法掌握說謊這種技能。
答應之后除非不可抗力,否則都會履行承諾,因為這本身也是一個完整信號,否則就會導致電振星報錯,信號持續紊亂。
這回變成一種無法摘除的絕癥,因為這部分信號永遠不可能完整,而電振星也無法自我切割,只會不斷報錯報錯,直到積累到足夠墜落和毀滅的階段。
雙尾雖然覺得奇怪,但也還是決定同意。
不過是一副外殼而已。
堯族文化對個人愛好是包容的,只要本身不是傷害他人就行。
于是雙尾和那個挑戰電振星開始在天空中閃爍,它們速度拉滿,在白銀平原上方瘋狂跳躍。
比試的內容是,看誰先完成撞擊1000個其他電振星。
這比拼的極限速度和信號能力。天上其他星體同樣在高速閃爍,所以將數量拉多到1000個,就讓概率的影響變小,讓信號能力變成主導關鍵。
最終雙尾以領先6顆電振星的優勢獲勝。
對方也爽快地跟了過來。
講到這里,雙尾說“也是那時候,我才知道,它并非是我們這樣的高頻星,而是低頻星。”
“高頻星處于較低的空域,也就是我們所閃爍跳躍的近地空間里。這里各種信號傳輸速度快,但是傳輸距離較短,容易受阻礙物干擾,信號也容易衰減和損失。”
“更高的區域屬于低頻區,那里信號傳輸距離遠,非常穩定,不易干擾。缺點是傳輸速度較慢,適用于傳輸簡單的信號信息。這些區分,也是它傳輸分享給我的。”
陸堯有點沒想到。
這位還是高層星
很快,黯星主帶著那醒來的電振星一起飛來。
外貌上它和雙尾并沒有差別。只是這位的名字也比較抽象,叫做“ng”。
ng不太吉利。
于是陸堯給它取了一個堯族名字。
你就叫拓海吧。
電振星腦袋上亮起一個問號“堯神大人,這個名字,在堯族文明中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陸堯打字。
這是我知道的一位天才車手,追求速度極限。
電振星頭上頓時變成大笑“原來如此,這個名字我喜歡,和我很像,感謝您對我的認可還有您親自的取名”
然后它講起了自己的來歷。
“我來自低頻區,也就是比雙尾它們更高的區域,低頻區有著遠超高頻區的空間范圍。具體數據無法衡量,因為我們的信號輻射無法達到那么大的范圍。”
“低層高頻區的信號傳輸很快,每一顆電振星都必須保持高速閃爍,但高層的低頻區不需要這樣,那邊的電振星大多保持安靜懸浮,飛行也很緩慢。在低頻區,如果超速飛行就會被壓力下沉,從而進入高頻區。”
“這是不同層域的自然規律。”
“但低頻星的信號強度是高于高頻星,至少大多是這樣。我們都是從下面飛上來的,可以很安全地互相交流。因為低頻區的信號傳輸慢,能長距離無損地傳送,我們也不會因為信號交互而受到干擾或損傷。”
它總結說“總之,能進入低頻區,大家都經歷了生死時刻,是從下面拼命沖上來的,對信號的使用和封裝遠比下面要強。”
“低頻區的大量頻段都被低頻星占據。誰也不會放開自己的頻段,都會封鎖和管制頻段,讓其他進入的信號受阻和屏蔽,這也是我們的生命線。高頻星要跳躍的坐標其實不僅是位置,也是信號頻段,兩者是生存空間的一體兩面。就像是正常生命,軀體不能和意識分開行動一樣。”
“所以隨著時間流逝,進入低頻區的電振星慢慢積累,可用頻段是越來越少,而下層要飛上來難度就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