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爪頭上一個燈泡在發光“我有最近進展,要向您匯報。”
成為屬神之后,北爪倒是很快適應了屬神的身份。或者說,它一如既往忠實履行職責。
“這里就是我組裝出了的“乘輿天輻星”主體,白騎士拆卸地很小心,主體結構基本完整,中部中樞也沒有受到損傷。只是存在大量區塊奇觀損壞,需要進行重建和更換。”
““乘輿天輻星”原本共有104萬8576個區塊奇觀,如今要啟動它需要重新建造31萬個區塊,而要恢復它的所有功能,則需要重建59萬個區塊。”
陸堯一問才知。
所謂區塊奇觀,就是黃道星上的基礎單位,統稱星軌奇觀。
這些奇觀由一座座特定建筑按照各種排列組合構成,就像是由各式建筑打造出的城鎮一樣。
陸堯見過不少城市奇觀,比如矮人的矮人要塞,松履鼠的樹冠城,最近的一個是疊紙小人的印城。
只是黃道星需要的城市奇觀以萬計,數量有點夸張。
陸堯記得,自己到現在也才幾十座奇觀。
看來黃道星軌是工業化批量生產,才可能打造出這種奇觀體量。
北爪說“區塊奇觀的需求量很高,按照乘輿天輻星的14個具體職能分成14個片區,每一個片區都有大量同等區塊奇觀集成,以提升其運轉效率。”
“以其中的“登記審核”為例,該職能是對新建成的黃道星進行登記審核。內部分8個流程,包括查驗申請手續是否合乎規范,確認該黃道星有關技術參數,查驗其所屬和職能,對其外內結構進行檢查”
“這8個流程都需要不同區塊來進行。”
“加上輪換區塊、備用區塊,乃至一些特殊用途區塊,總數累計就多了起來。”
“要讓一顆黃道星保持運轉,需要大量的役卒參與建造和維護。只要是薨役文明的后裔,擁有血肉之軀,就能根據儲存于血肉內的藍圖進行建造,黃道星或星之影照射或觸碰就能激活。“乘輿天輻星”的主體也足以觸發。”
“這既是優勢,也是限制,因為非薨役的活體后裔,將無法參與建造。”
陸堯慢慢吃著面包。
黃道星軌一直都很缺勞動力。
搞出眾神殿,既是動搖靈族的平民根基,也是用神明去推動擴大人口基數,便于獲取役卒。
北爪繼續講道“在這35年里,前三批招募的役卒已經接連完成了17區、29區與31區等12個區塊神話的重建,效率遠遠超過我的預計。”
“這種半封閉的服役制度,比傳統封閉服役要更高效。堯族役卒不論是動手能力、學習能力還是適應能力,均遠超役卒平均水平。當然,星神愿意作為役卒效率肯定更高,但愿意的太少。”
“您的戰略眼光非常正確。”
這倒不是陸堯自己的主意。他不過是效仿了黑暗之神老哥在深淵搞的定期服役,那邊被囚禁的半神們支撐起了星井。
不過35年12個區塊的建造速度,讓人怎么都高興不起來。
這猴年馬月才能修復天輻星
“大人,這已經非常快了。”
北爪卻說“因為目前是采取試點了三批,都是采用世界碎片進行區塊建造。一旦以一個礫世界作為建造地基,在其表面大量建造同一類區塊,效率將會是如今的數十倍。”
“本次最大的收獲是,引入了白骨先民作為指導員,這一改良非常成功。它們雖然無法感應到藍圖,但卻是優秀的輔助手,幫助大量役卒迅速適應和進入建造流程。”
“白骨先民有著非常優秀的普適性,應當增加它們的參與數。役卒只要完成了第一起區塊建造,后續就可以作為同類區塊的工程設計師,由白骨先民們配合實際施工,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按照步進機的推演測算,以目前的配備和模式,如果將役卒人數擴大到10萬人。那么每10年就能完成8100座同類奇觀,383年就能讓天輻星啟動,730年就能將天輻星恢復到完全狀態。”
陸堯眼睛一亮。
那還不錯。
換算成地球時間,一個多月就能修好,兩個半月就能完全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