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開坐在凳子上,凝視著銅丹爐。
眼前的方形灶上,懸胎鼎分上下三層。
中間是火銀制成的水海,用以降溫和隔絕。
上下兩層分別在煉制主丹與副丹。
每一爐丹藥都要設計成兩室,仿效人體一心兩瓣。好處是可以進行比對主丹與副丹,不同溫度對于藥效和特性有差別,每次煉丹既是煉制丹藥,也是繼續完善丹方。
售賣時,主丹和副丹也分成優、良兩類出售,標上與品質相符的價格。
在金丹國,這些記錄會匯總起來,由丹坊送入丹部進行綜合驗證,并進一步完善既有丹藥的丹方。
張小開目光下移,看向底部臺基。
魔瓶帶來的魔能持續補給灶內的火元素晶構,讓溫度能夠保持穩定。
過去定溫是一個麻煩事,即使是重量相同的柴火和煤炭,也會因天氣難以預測的變化,以及不同木頭品種和年齡所帶來的不同燃燒度,造成不小的困難。
很長時間里,煉丹對地點、丹爐、燃料以及人的要求都很高,每年能開爐的季節和時段固定。
如今倒是不用擔心這些,只要選定特定的火元素晶構數量,比如一晶、二晶就代表了標準晶構的組合數。哪怕什么都不懂的人,也能根據這些要求準備好相應的裝置。
到了太陽即將落山時,新一爐鎮定丸主丹副丹都已經完成,成品率達到了30以上。對一個小作坊來說,這已經不錯了。
張小開將丹藥分裝后封好,貼上標簽。
然后他向老板展示了今天的成果。
老板遞給他一枚綠錢“這一周的工錢。攢夠了錢就去讀書吧,你這年紀還太小,正是應該去森林學院讀書的時候。”
張小開美滋滋地接過“明白,老板”
這是堯族新發行的貨幣,用昂貴光金材料鍍制成的圓形金屬錢,上面刻有1字,代表了100海貝的面值。
作為一名沒有煉丹師執照,也沒有學徒證明的丹爐助手,這個周薪屬于合理水平。
張小開拿著錢去街角店里買了四個熱乎的肉餅,又買上一瓶墜日酒,放在背包里用布包好,這才一路跑向城外的沙丘。
越過山丘,在一片茂密的仙人掌區域之中,他看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煉丹子大師,我來了”
仙人掌之間搭起了一個石灶,坐在灶邊的是一個蒙著臉的綠衣少女。
她一頭茂密柔順的白發披散肩上,眼睛是純凈而幽亮的銀色,即使鼻子和嘴被遮蔽起來,但也能看出是一個美人。
長得漂亮固然很吸引人,但更讓張小開在意的是她的煉丹術。
然而,今天的煉丹子身旁卻多了一個人。
那是個皮膚很黑的女子,大概二十幾歲,眼睛周圍長了一圈紅色胎記。
她站在一座筑沙爐旁,戴著厚手套,正用一根長鐵管將沙子燒制成琺瑯瓶。這是沙胎琺瑯,也是沙城的特有技術之一。
不過正常來說,干這活需要很大的力氣,通常是壯年男子或超凡者才能做,這個樣貌丑陋的女人卻很有力氣,雙眼專注于她的琺瑯。
張小開不知道這是誰,但還是先將肉餅和酒遞給煉丹子。
“大師,請用。”
煉丹子招呼旁邊“沙栗,吃飯了。”
“是,師傅。”
那邊的黑皮膚女人這才小心翼翼放下棍子,封上蓋,熄滅爐火,脫下手套過來。
她用毛巾擦了擦粗糙的手指,接過餅就啃了起來。
師傅
張小開有些意外“煉丹子大師,您不是沒有徒弟嗎”
“今天才收的。”
煉丹子說。
“恭喜煉丹子大師收獲佳徒,她很有煉丹天賦吧肯定不像我這樣,資質平平。”張小開心里有些酸,但還是強顏歡笑。
“沙栗她不會煉丹,她是一名琺瑯工匠,燒出來的琺瑯很好看。”
張小開懷疑是自己聽錯“她不會煉丹,難不成您讓他煉琺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