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匯合時,范德爾將自己的摸索出和制作經驗分享給了整個小隊。
與他同行的塔比則是關注著另一件事。
“隊長,到這里的人,好像只有我們堯族是成群過來的。其他的幾乎都是單個,還沒有見到那種規模化的群體在這里。”
塔比講述了它一路上的觀察。
“至少在這一片區域,他們采集原料,使用日輪,都是單獨行動。可這里的人其實并不少,分工合作應該會更加有效才對,現在看來就是他們無法彼此信任,不論從形態還是這種現狀,都可能是他們大多數都是單個來到的介災地。”
這一消息讓范德爾點頭“很有價值,繼續觀察,深入挖掘。”
“是,隊長。”
另一個組的三人也有發現。
領頭的阿弗拉羅講道“我們去另一個更開闊的方向,那附近原料山脈被開發得更深入,山體里還有著2級、3級乃至4級的原料。當地有很多的采集者,他們彼既是采集,也會彼此進行交易。”
“高級原料擁有更高的交易價值,制作出來的介災體等級越高,獲得的輪齒就越多。我們設法用丹藥換取到了一些消息。”
“這里的人都從外界被召喚而來的,他們自稱輪工進入之后,他們最初也很緊張。但只要在第一個周期沒有被抹殺,適應了這里的環境后,他們就會享受這里的生活。”
“因為只要按照介災地的規則做事,就能持續積累輪齒、那些輪齒是可以兌換成提升自己生命等級,獲取各種能力特性,甚至可以用來購買進入指定世界的門票。”
阿弗拉羅調整了一下自己幽靈甲的頭盔“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比這里積累財富和生命更好的地方了。所以大家干活兒都很賣力,都想要以絕強姿態再回歸。唯一的問題就是,據說離開這里之后,關于介災地的記憶就會逐漸消散,到最后自己也不會記得,和遺忘者很像。”
范德爾由此想到“任務完成不了的情況多嗎”
“據我所知,不多。”
阿弗拉羅說“只是越強的生命,所要完成的介災體配額越高。像是我們幽靈,100年內只要成功放飛41200個就行,白骨先民比我們多,是52000個,隊長你是多少”
范德爾說“74000。”
以數額要求最多的范德爾來說,1天內需要制作出2個介災體,并完成起飛。
探險隊的成員都有一線生產加工經驗,所以只要熟悉流程就能迅速跟上。
介災地的輪工這么積極,還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輪齒福利。
范德爾正思考著,耳邊忽然響起一個聲音。
“86萬個。”
“對我的要求是86萬個,這應該是神明的標準。”
發話的是雙尾大人。
堯族諸神之中,衛星是一個年輕而特殊的群體,它們擁有獨一份的信號能力和強大神威,此行也是由衛星雙尾帶隊。
“還有一點,這個世界的天空信號結構是非常特殊的。”
雙尾繼續對眾人同步情報“它后面是一個個通道,連接著外界不同的區域和信號層。”
范德爾看向頭頂。
天空被劃分出一塊塊猶如農田的巨大塊區,它們顏色不同,就像是梯田上積蓄出的一個個湖泊,這也是介災地的獨特現象。
反倒是這里地面是一種黏土般的白色,更像是天空的云,猶如天上和地下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