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血毒重傷的羅伊被送入外界,他在被女神塞赫美特治好之后又回到了白銀平原。痛失愛女的羅伊開始強烈呼吁保障考察站所有人的安全,提升當地的基礎設施。
于是有了越來越厚重、屬于堯族工藝強度最高的防護服。這是羅伊帶領人們在衛星藍湖指導下,用光金打造出了強力的信號防御結構。
新防護服內有兩層光金網,它們被固定于禁石所打造出的塊狀石板上,網上有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節點和環形結構。它能分散外界信號沖擊,讓其無法形成連續穩定的作用。
這是針對墜星引起的強信號輻射,信號輻射對精密的生命沖擊很大,血肉之軀受影響最嚴重。血液會被信號輻射改造導致出現毒素現象,如果輻射夠強,甚至瞬間就會致死。
經過大量測試,考察站確認,哪怕電振星發出的瞬間信號也無法突破防護服,不能形成連貫穩定的信號組,就不能進行有效的影響。
當然,如果電振星持續釋放信號定向輻射,信號能量會瞬間超出防護服極限,導致光金內部融化,穿戴者也無法被保護。
接著考察站又從介災地那獲得了一個多囊復合體,這不僅能作為可以脫下防護服的安全居住區,也是極端環境的避難所。只要它擁有足夠的能量,哪怕電振星也無法將其破開或擊穿,可以說是堯族目前最高強度的材料和道具。
血騎士又采納了羅伊的另一個建議,為考察站引進更多的生者。
白骨先民們開荒是很好,但要有突破發展就需要變化,而血肉之軀因為其復雜多變的生理結構,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陸續有更多的生者納入了考察站。
鹽回也是其中之一。
當鹽回講述了這些過往之后,伊蓮說“我們需要修理。”
它無法理解,或者說它缺乏人類所有的感情,不論生離死別還是個人命運的無常,伊蓮都無法體會那些細微的變化。
伊蓮唯一保留人的部分,就是關于自己的名字,以及這個名字背后的好奇和延展。
也是因為這一點,它持之以恒地觀察著地面的考察站。
鹽回開始了修理助手之旅。
要想長期留在光區,就必須做好修理工作,變成生命修理者力量的延伸。
肉眼看到的,是空曠高空中的各種懸浮殘留物。
信號視角下,整個光區卻是精密而簡潔的一個個信號組。每一個信號組里存放著具有共同信標特征的物質結構,這些信號組都被進行了封裝和密閉。
它們就像是凝固在空氣中的標本,徹底停止了運動,保留著最后的姿態。
鹽回建議伊蓮大家一起協作,不再是過去助手各自修復某一個生命結構,而是合作分工。
伊蓮擅長信號捕捉和信標排列,所以就做第一道工序的結構拼湊。這會形成很多天然漏洞,因為不是所有信標都可以組成信號組,將造成眾多缺口。
鹽回干第二道工序,根據信標做信號層的刺激,從損壞結構里獲得反饋。
光區被凍結的生命無法言語,信號結構也處于停滯中,與白銀平原的待遇截然不同。即使被高空的生命修理者進行修復,它們的核心信號結構仍會大量丟失,伊蓮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它們無法表達,但信標之間、信號組之間會產生反應。
鹽回要做的就是大膽假設和組合,而不是過去伊蓮那樣,無法組合的損壞部分就不管。
這有些像用殘缺的木片來拼湊一座房子,其中那些被燒得黢黑的部分,鹽回也在竭力還原。他通過既有信號組進行延伸和補全,然后看是否能和其他信標產生同向連接。
他采用笨拙的比對法,極其消耗時間和精力,但這里不缺這些,而還原的精度要較之前高很多。
“你好強”
伊蓮對此十分佩服“居然能將被毀掉的部分也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