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優勢,也是隱患。
越大的疆域,維持起來越困難。
作為一個文明經營者,陸堯對此是深有體會,哪怕堯族發展很好,他也很少大肆擴張。
就是因為擴張會導致掌控力變弱,各項事務和資源的處理難度會高出很多,除非像靈界制造出一名靈公來處理,否則就只有按照文明鏈或者樹狀文明的模式,將大量神明外派駐扎管理。
前星官北爪分析,這次戰爭爆發會讓獵戶座更依賴二等星。二等星不僅是星之影投射的主力,而且也直接管轄三等星,停掉一部分三等星,也是為了保證二等星的承上啟下。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需要大量星神來維持二等星的高速運轉,即使里面有著大量人員冗余和內耗浪費。
獵戶座大肆強行抓神格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補缺。
血騎士又說“在超限區和接壤帶作戰,我方有著主場優勢,而且每一次戰斗都會迅速被其他神明目擊。只要我方在持續擊潰星軌軍,就能給神明們帶來信心。只有通過這樣的直觀作戰勝利,才能讓觀望的神明們確認,仁主和星之影并非不可戰勝。”
“星軌領域保持繼續潛伏和深入滲透,可以有利于我方掌握星軌的實時動態,并且為之后的大反攻做準備。”
血騎士的戰術梳理,讓陸堯頭腦清晰了許多。
狩牧軍是一套體系,而非一支單純的軍隊,是堯族文明進入戰爭形態之后的綜合實力體現。
陸堯說。
繼續。
內維德講道“我認為,戰場上決不能過分依賴某一種力量,或者說所謂的精銳或王牌。要做到戰略部署和打擊,徹底完成戰略形勢上的勝利,需要多管齊下。”
“我請求讓傀影軍團盡快參戰,并且開啟死亡飛舟的批量生產,給敵人制造更多的正面壓力。”
“死亡飛舟以普通遠航飛舟改造,作為義體載體,目前已經有600艘可用。只要再有10年時間,堯族光是將既有飛舟進行改造,就足以再造出3000艘的死亡飛舟。”
陸堯批準了血騎士的申請,讓祂去找暴君協商。
堯族的大規模戰斗經驗算不上豐富,應對星軌更是沒有先例可循咦,不對。
自己沒經驗,有的人有
陸堯快速打開靈公界面。
作為黃道星軌曾經的大敵,靈公必定對這個老對手有著足夠了解。
得知堯族和獵戶座開戰,議者煙火說“星軌沒有特別明顯的弱點。”
“靈界與星軌的戰爭期間,我方嘗試過多種方式對星軌進行轟炸,最終以虛靈軍團為箭頭正面突破,打入星軌內部。可最終落入對方陷阱,遭到全面反攻,導致我方損失了大量高級虛靈,也從此由戰略進攻轉向了戰略防守。”
“星軌內部,三等星與二等星之間會形成聯動。星體數量越多,產生的聯動防御越強,彼此加成越高。”
“要突破星軌,只能從外圍逐步消滅星體,這是靈界的經驗。”
陸堯想。
看來這場硬仗的確得一口一口啃。
這時候他沒有了最開始的急躁。
越是了解,越是意識到敵人的強大和危險。
局部戰場上也許想點子能獲取一些紅利,但正面戰場上,最終還是要比拼綜合實力。
現在他反而需要耐心等待。
等到對方露出破綻的那一刻,就是全面反攻之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