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表態之后蕭云是一句話沒說,但在場的人有不少看了她一眼,靈活度嘛這東西真的是隨著機體性能和機師能力因情況變化的,巨神什么樣子絕大多數人不清楚,可是s他們就很懂了。
裝備有太陽爐的機體在地面行動會沒有靈活性都不拿機動性來說事了就簡簡單單一個靈活性那還不是輕輕松松隨隨便便,有些人駕駛s可以手捏豆腐,有些人駕駛s就只能一團血花了。
而蕭云是比較贊同妮娜的說法的,但也要分情況因地制宜,在地面城市和復雜環境下作戰的話還是騎士要優秀一些,就好像一個是正面作戰的戰士另一個是用于精密破壞工作的特工。
蕭云有種感覺,巨神其實完全可以繼續縮小三分之一達到10米以內的高度,八米左右應該才是最佳體型,技術合格再小一些也可以,用途的話和s其實差別很大這也是因為文明體系和科技體系,最重要的是戰爭體系的不同導致的,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具體來說巨神只是一種動力裝甲而s才是真正的機甲巨人,讓陸戰兵器和主要用于宇宙作戰的兵器強行的進行橫向對比,能對比出來個毛啊。
再用另一個角度來說,在主世界中宇宙作戰的武裝主要是戰艦,輔助作戰武裝是宇宙戰機,這玩意不比s靈活非得搞一個成本更高的宇宙用巨神根本沒有這樣的必要,在宇宙作戰幾乎都是集團戰斗,把巨神和騎士丟進去能不能回來還真不好說所以實戰價值不高,這點就更多討論實際了。
雖說宇宙戰機比起s來說體型大小其實真沒多大差別,s十幾米高度,宇宙戰機十幾米長度差別能有多大,別以為飛機對比s印象差別很大真正一比沒啥區別,成本比起s來說不知道低了多少,同樣大小能夠搭載的武裝數量不一定就比s小。
當然那是對主世界來說,可換做s相當發達的世界那又是另一種情況,對于nt來說他們就是技術高超,就是性能達標,關鍵是隨便培訓一些調整者就能把s開得飆起來,就是能大力飛磚,就是能把s的性能和機動性搞得比普通戰斗機更高,但事實上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恰恰這種無奈之舉讓s獲得了比起聯合a和戰斗機更高超的性能。
標準的答案在seed世界其實也很清楚,那就是聯合一開始根本制造不出來可以讓普通人駕駛的s,這玩意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控制的,地面主要作戰力量戰斗機等等還是主流,宇宙里a也是主流,要是能夠隨便開發s那估計也沒nt和扎夫特什么事了,整個劇情都沒了。
而在00世界,沒見人革聯還是那種笨重的機型嘛,union開發的旗幟式不也具備兩種形態,空戰時大多還是采用了戰機形態,還是太陽爐出現之后才徹底扭轉了這樣的情況。
巨神和s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看著都是人型是吧
不然蕭云也不會在主世界讓人開發可變形具備宇宙作戰能力還能空陸兩用的巨神了,就是泛用性廣市場巨大,除此之外就是他之前提到的那個原因了,集團規模作戰用s這是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戰爭武裝主要用于破壞和殺戮,靈活起來可怕的嚇人,小規模戰斗或是特種戰斗用巨神就對了,主從式操作可以做到很多s做不到的事。
那邊一開始兩邊就看似捉對廝殺的戰斗起來,卡納德駕駛著勇士高達改身后的支架彈出就于前方制造出了一把巨大的光束刃,準確的說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光束刃,身后還多出了一對看似簡陋的光翼化作一道流光就朝著其中一臺正義女神高達改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