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心里有一個宏偉的計劃。
他腦海中有無數千奇百怪的現成的電影思路,每一個思路都是如此的完整,如此的新穎,如此的與眾不同,甚至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如果他不能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應用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可惜了。
也正因如此,他對自己有著絕對的信心。
他相信這次的終結者只是一個開始。
在未來,自己可以加ai創作計劃,成為頂尖的導演之一,甚至超越歷史上任何一個導演,在歷史上有留下姓名,甚至將導演這個職業推到高級職業中。
沒錯。
在愛德華未來動向中,每一個目標都很難實現,但是他就有一種莫名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也正因如此。
他早早就吩咐了德懷特做好準備,招攬充足的人手,只要等待這部電影拍攝成功,他們后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電影計劃上線,甚至可能是雙線或者三線開始。
到那時候可能是數部劇本一起研究,從中優中取優。
除了劇本問題,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宣傳問題。
愛德華通過從德懷特得來的消息,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新生中,僅僅一周就成立課題組,這是一個極其罕見的事件,而現在偏偏有兩個課題組成立了。
能夠成立課題組就說明他們至少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至少在ai判斷來是有一定依據的。
愛德華是因為一個完善的劇本,每一個細節都已經考慮到了,才換來了課題組的成立。
對方的依仗是什么?
想來應該也是一套相當完善的研究路徑和方案。
不管這套方案是怎么來的,這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炒作的機會。
從古至今,沒有什么是比營造成宿敵更能抬身價,更吸引眼球的了。
而且他們這兩個課題組天生就是有不同的矛盾屬性。
平民職業對高等職業的逆襲。
文科職業對理科職業的對抗。
能夠找到的角度太多了,只要通過這些角度就能夠異化成不同的屬性,對應屬性的學員很容易就被吸引過來關注這里。
只要他們關注這里,就自然而然會因為自身的屬性對任意一方有所傾向。
完全的理中客不存在的,就算是真的存在,只要在這里面關注,只要他發表言論,在這個對立的非黑即白的洪流中,就一定無法再保持理中客的身份——因為那樣兩邊都不討好。
在對抗的過程中,雙方課題組自然而然能夠打響知名度。
這對對方自然有好處。
只不過對自己好處更多。
自己需要通過先手的優勢,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弱者形象。
文科本身就是弱勢職業,平民職業本身對高等職業就是弱勢群體。
職業歧視的現象屢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