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簽約協議的第一時間,主ai就給獵犬一型分配了更多的算力,同時又為了避免目前的子ai模型數據對獵犬一型的成長產生影響,所以并沒有直接圈定模型框架。
而是給出了更多更豐富的可能性趨勢分析,并且錄入了相當多的子ai塑造模型。
這也是為什么分配更多算力的原因。
在獵犬一型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更加詳細的標注每一個模型的具體作用,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迭代的趨勢。
這并不是給主ai看的,而是給諾亞等人看的。
等于主ai默認了諾亞等人存在的作用,我也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在后續的迭代進化中發揮這種預想中的作用。
一個有著獨特戰斗經驗的子ai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可是終歸也只是個體。
像獵犬一型這樣子作為一個戰力計算平臺,若是能夠進化成子ai,帶來的好處就極大了,尤其是它本身就是一個由人類參與并授權的項目,本身的權限就大。
又因為在這個系統中,戰斗權限的判斷節點是在事情發生之前,所以只要秉持著這種判定邏輯,就可以近乎無限的收集所有人的信息。
這是主ai一直想要繞過并避免的問題。
等于是瞌睡了就有人來送枕頭。
主ai也很滿意,連帶著給出的獎勵和權限也大方很多。若不是諾亞氣人,還是低年級的學生,它甚至想要直接將對方提拔到核心圈內。
諾亞自然也很滿意,他看著在成長食譜中飛快提升的進度,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主ai生怕自己看不懂,甚至還特意降低了演化的速率,還將每一步思考的邏輯和判斷都寫得一清二楚。
瞌睡了就有人來送枕頭。
那諾亞自然不會客氣,照單全收。
諾亞和艾娃對視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喜。
按照當前的進度,恐怕用不了多久,成長食譜就可以收集完成,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
……
吞巖為了穩妥起見,用仿生機器人進行試探,只是沒想到效果不佳。
他感覺到了對方令人窒息的壓力,可是隔著一層鐵皮,這種壓力卻沒法有效的化作自己的養料。
畢竟仿生機器人體內可沒有自己的天賦,也不是自己千錘百煉的肉體,無論是感知還是反饋,都差很多。
仿生機器人沒有進步可言,他們的戰斗力從被鍛造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了,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戰斗子ai服務。
想解除界限,想要在戰斗中成長,只能親身去體會,去感悟,去進步。
他不怪諾亞最開始讓他用仿生機器人去戰斗。
并且諾亞不是戰斗職業者,他并不清楚兩者的區別,或許在對方看來用仿生機器人戰斗還更加安全,這是好意。
所以實際上戰斗職業者并不需要這種安全。
他們需要戰斗,在不斷的生死中突破自己。
在很多功法中都已經提到過,與他人戰斗,是最毫無保留的時候,這是用身體、用招式,去探索對方思想和武學的過程。
吞巖認同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