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碼頭上早有林家人候著,為首一個五十幾歲,精神矍鑠的高瘦老者,正是林家的家生子老管家林南。
“林南見過璉二爺、琮三爺。”
賈璉忙扶起林南,道“老管家太多禮了,又不是外人,這不是生分了么”
賈琮看周圍車馬轎子、小廝健婦早已準備妥帖,綽綽有余,便是接個200人也足夠,顯然巡鹽御史在揚州城是相當吃得開的。
“林妹妹在船上,請老管家派人接下來罷。”賈琮道。
“是。”林南手一擺,自有四個抬著軟轎的健婦上船,把黛玉接下來,抬上馬車。
又有許多健婦上去,把晴雯、茜雪、紫鵑、雪雁等主子貼身丫鬟抬下來。
眾多下人、婆子隨后上船,搬運行禮箱籠等物。
林南也不啰嗦,接了三位主人便走,行李等物自有下面的管事打點清楚。
賈琮騎在馬上,問道“林管家,林姑父的病勢如何了”
林南嘆了口氣,道“老爺這病說來也怪,以往老爺不過身子弱了些,平日里易倦怠乏力、飲食不盛,也從沒什么大病。這幾個月來,不知怎么突然就諸般癥狀一起來了,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眼見著唉。”
“太醫怎么說”賈璉問道。
“這就更別提了,但凡揚州城里有名的太醫,請了個遍,連金陵城里的名醫國手都請了來。有的說是陽不化濕,有的說是風邪外襲,有的說是濕毒浸淫,有的說是濕熱內盛,總之沒個準話,各種藥物吃了怕有幾十斤下去,總不見效。”
賈琮心中暗嘆,也沒再過問,心知林如海難逃此劫,問也白問。
沿著官道,行不過里許,就進了揚州城。
見揚州城里車馬往來如織,商鋪鱗次櫛比,行人摩肩繼踵,一派繁華似錦。
賈璉嘆道“果然古人說的好,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難怪太上皇六下江南,都要在揚州駐蹕了。揚州之富庶,比之神京不遑多讓了。”
林南笑道“璉二爺過譽了,揚州不過山野小城,哪敢與帝都神京相比。不過論富庶,古來倒是有揚一益二的說法。”
“什么意思”賈琮道。
“意思便是,除神京以外,天下最富庶之地,一是揚州,二是成都。”林南解釋道。
賈琮點頭道“兩淮鹽商富甲天下,誰人不知。”
林南點頭稱是。
賈璉笑道“鹽商再怎么富,也得仰林姑爺鼻息。”
提到林如海,林南神色不由得黯淡下去。
不一刻,到了地方。
賈琮抬頭一看,大門上一巨大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兩淮鹽院。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巡視兩淮鹽政監督御史衙門,簡稱鹽政衙門。
大門洞開,迎著賈琮一行人進去,馬車直奔后宅,在儀門外停下。
各小廝退下,自有健婦下車來,拿軟轎把黛玉抬進去。
賈琮等人緊隨其后,到林如海房中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