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笑道“三爺此言極是。綱鹽法,便好比當年太上皇做的一篇錦繡文章,我等后人自當傳承發揚,于其關竅處、精要處、奧妙處,也當應時、應勢、應情而推陳出新,這便是我等科舉考試代圣人立言的宗旨了。
圣人文章擺在那里,光死記硬背不行,還得依據圣人經義,寫出自己的文章,才算功德圓滿了,各位以為然否”
眾鹽商哪里不懂這些道理,放不下的唯有利益罷了,只是唯唯諾諾,不置可否。
何家老家主何生花開口道“三爺、徐大人所言自有道理,不知這增發窩本,是怎樣章程是只賣與我們八家,還是人人有份當年太上皇欽定我等八大鹽商,不知還算不算數。”
賈琮笑道“何老先生多慮了,太上皇欽定諸位為八大鹽商,恩準諸位永永百年,據為窩本,這自然算數,誰敢動搖只是這綱鹽法、綱鹽法,歸根結底在一個綱字。
以何為綱,窩本也各位手里有窩本,自然是八大鹽商,可綱鹽法卻沒規定,所有窩本必須為八大鹽商所有。
如今既有新的窩本,自然也要按當年的做法,修訂新的綱冊,至于以后會有多少大鹽商,卻非琮所能預料了。”
眾鹽商自然明白什么叫綱鹽法,簡單來說便是認綱不認人,可是讓他們難以宣之于口的是
一直以來他們手里70萬引的窩本,實際上當了500萬引來使用,如今鹽院重新清查核定了鹽引數量,他們手里這點窩本就沒多大意義了。
賈、徐二人對視一眼,對他們的陰私想法自然洞若觀火,就是要讓他們啞巴吃黃連,占便宜占久了,也該整治了。
杜家老家主杜淳微笑道“聽了三爺一番講解,老夫茅塞頓開,如今既有新的窩本,不知如何發放”
賈琮笑道“這倒要請教江老、何老、杜老,當年的窩本是如何發放的此事涉及綱鹽法根本,卻非琮可以妄言,還是按太上皇的老規矩辦穩妥些。”
與八大鹽商打交道,不像與方才中小鹽商打交道,賈琮加了幾分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生怕禍從口出,那就得不償失了,所謂的老規矩,其實大家也心知肚明。
當年眾鹽商在太上皇登基以及六下江南接駕中出了大力,耗費數千萬兩的白銀,才得了窩本,如今按老規矩自然也是要大出血了,平白無故被人這么宰一刀,心中著實不忿,卻又難以反駁,因為這恰恰就是綱鹽法的本意。
見眾人沉默不語,賈琮笑道“各位不必憂慮,以為衙門又要巧立名目搜刮銀子,本次窩本發放,全憑自愿,各位若不愿買,誰也收不了你們一錢銀子。”
眾鹽商相視苦笑,他們倒是不愿買,可有的是鹽商愿意拿錢砸,沒了窩本的壟斷優勢,他們所謂八大鹽商的風光日子也就到頭了。
江別鶴神色如常,微笑道“好好好,三爺辦事果然穩妥,就依老規矩便是,價高者得,倒也公平。只是我等八家這些年奉公守法,平抑鹽價,還得時時遭受私鹽沖擊和各地官府盤剝,手里的窩本看似風光,實則也是燙手山芋,食之難咽,棄之可惜。
好容易總算熬了過來,對兩淮鹽業不敢說有何功勞,好歹也未辜負了太上皇的重托。不知三爺可否看在我等多年來兢兢業業的份上,高抬貴手,網開一面”
眾人連連點頭稱是,一副委屈小媳婦的模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