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豐六年,七月二十三日,宜開業。
一大早,江家萬殊園便絡繹不絕來了許多客人,數百大小鹽商并隨行的管家、小廝,足有一兩千人。
好在江家家大業大,準備充分,迎賓的、領路的、倒茶的、牽馬的、套車的種種雜務一絲不亂,井井有條。
辰時三刻,賈琮、林如海、徐清、張寧等,并一干鹽院衙門官吏,方才坐著車轎姍姍到來。
“林大人、三爺、諸位大人,里邊請,各家鹽商已到齊了。”江川帶著家中幾個重要子弟早已在門口候著,見他們來了,忙迎上來。
“你們辛苦了。”林如海微笑道。
江川忙躬身道“些許小事,何言辛苦。大人此言,我等無地自容了。”
“不用客套了,咱先進去罷。”賈琮笑道。
林如海點點頭。
江川忙領著眾人直奔萬殊園正堂萬梅堂。如今初秋自然沒有梅花,若是冬天此地上萬白梅、紅梅競相開放,那才顯出鹽商之首的氣魄。
“見過林大人、三爺,各位大人有禮了。”
“給各位大人請安。”
“林大人身子大好了今兒看起來龍精虎猛啊。”
廳內早已坐滿人,各鹽商見林如海一行人進來,忙起身亂糟糟請安問好。
眾人笑著揮揮手,走到前方臺上坐定。
林如海喝了口茶,向第一排正中間的江別鶴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江別鶴今兒著一身黑白二色太極紋繡山水提花底云錦道袍,頭上戴著束發墨玉髓蓮冠,插著一根白玉發簪,看起來精神矍鑠,低調又不失超極大鹽商的體面,只見他起身擺了擺手,本來嘈雜的大廳頓時一靜。
“諸位友商同行,今兒大家齊聚于此,共商鹽務,我們就不啰嗦了。請林鹽院大人示下。”
林如海起身笑道“諸位都知道我大病初愈,大夫叫我在家靜養,我想著今兒茲事體大,我若不來,諸位心里難免沒底,因此還是強撐著來見見各位,一來讓大家放心,二來也是想念大家伙兒,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說幾句心里話。”
“鹽院大人請講。”
“我們大家伙兒也時刻想著大人吶。”
“看到林大人身子痊愈,我等死了也甘心。”這人聲情并茂,熱淚盈眶,演的太過,周圍眾人忙被迫表現出感同身受的樣子,心中無不暗罵無恥。
林如海擺擺手,壓下眾人聲音,笑道“諸位的心意我領了。言歸正傳,今日重修綱冊,乃上承太上皇綱鹽法之精義”說著朝天拱拱手,“中合兩淮鹽業之實情,下順億兆百姓之心聲,諸位久業鹽務,當知之甚深。”
眾人忙點頭稱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心中暗罵,說得好聽,還不是變著法兒弄錢。
“余任兩淮鹽院以來,未嘗一日懈怠,深覺如今鹽務積弊甚多,若不整飭,不僅于國家朝廷有害,于在座各位亦有害。
思之,唯從綱鹽法著手,故想了幾個法子,一則將綱鹽法發揚光大,二則理順鹽務糾結齟齬之處,三則禁絕清理私鹽,還諸位一片朗朗青天。”林如海緩緩道。
“鹽院大人高見說出了我等盼望已久之言。”眾鹽商忙點頭鼓掌附和。
林如海續道“謝諸位體諒。如今我精力不濟,余下的事就由鹽院的同僚并我這內侄,神京榮國府的賈琮賈子龍,今上欽賜的恩騎尉,代為解說罷。”說完,在丫頭攙扶下去內堂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