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沒領取鹽業憑證的賢達,請去聽松館品茶。”賈琮道。
頓時便有江家小廝上來,領著一百多本小力弱的微型鹽商們退了下去,這些人就算是被淘汰了。
眾人看著瞬間空了許多的萬梅堂,均心有戚戚,一眨眼間,揚州城便少了一百多鹽商了。
“開胃小菜兒吃了,咱就上硬菜了,把窩本給我拿上來。”賈琮笑著招招手。
眾人眼睛頓時紅了,這就是子子孫孫享用不盡的搖錢樹啊。
一小吏捧上一個兩尺長、一尺寬的黃花梨匣子,上面貼著封條。
這是直到昨晚賈琮才和徐清商定的窩本數量規劃,每一份都是徐清親筆填寫,賈琮親手用印,除他兩人并林如海外,再無任何人知曉,這批窩本總共430萬引,加上八大鹽商手里的,合計500萬引。
賈琮從匣子里隨意捏起一疊韌皮紙,在手心拍了兩下,看得眾人又吞了口唾沫,絕大多數人是頭一次見窩本的長相,連八大鹽商都看得有些心神不定。
賈琮笑道“分發之前,先說個事。前日鹽院衙門遇襲,大家是知道的。在此之前,有許多義士提前報訊,幫助鹽院躲過一劫。我早就說過,鹽務整飭,歸根結底便是賞善罰惡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江家、何家、杜家。”
聽到賈琮點名,江別鶴、何生花、杜淳等三人忙不迭站起來,躬身道“請三爺吩咐。”
“三位最先報訊有功,賞一家10萬窩本”賈琮取出三疊韌皮紙,交給小吏。
眾人無不大驚,這賞賜也太重了,他媽的便是窩本最多的江家,手里才20萬引,這一下就多了一半,還要人活么
三人雖然是老江湖,也激動的漲紅了臉,連連躬身道“我等謝過三爺、鹽院大人恩典。日后自當不忘教誨,本分經營,老實做人。”
何生花、杜淳更是嘆服姜是老的辣,若非跟著江老鬼混,哪有這么輕松的窩本到手。
賈琮笑著擺擺手,又點道“趙家、李家、陳家、霍家、王家”一口氣又點了12家,“爾等報訊也有功,各賜窩本1萬。”
十二家家主一輩子哪見過窩本,激動地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道“我等謝三爺、鹽院大人賞賜,日后但有所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眾人看得又恨又急,還沒開賣這窩本就少了四十多萬引了。
賈琮倒也不是大方,一則是做個順水人情,二則分化鹽商,三則吊起眾人胃口,窩本多少和最后總價并無必然聯系,物以稀為貴,讓他們知道窩本不多了,更能刺激競價之心,價格才能賣的更高。
“下面,分發窩本。請諸位見諒,為報償八大鹽商數十年來在兩淮經營鹽務之勞苦,且當年又是太上皇點名的國之義商,于國家有大功,因此,鹽院衙門單獨拿出部分窩本,供八家競價,諸位不得競爭。”賈琮道。
眾人頓時炸了鍋,均忍不住嘟囔起來,這尼瑪他們撈銀子撈了幾十年,還有功了還講不講理廳內一時喧嘩起來。
八大鹽商互相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三爺還是通情達理的。
賈琮抬眼一掃,厲聲喝道“都噤聲”
眾人被他一喝,都不敢再說,只是看著他,眼中均露出憤憤不平之意。
“我知道,各位覺得鹽院衙門偏心了,處事不公。可各位也想想,若無這八家鹽商這些年穩定兩淮鹽業,豈有今兒揚州城的繁華
更何況,本次鹽務整飭,乃是依據太上皇之綱鹽法,他們又是圣皇親口封的國之義商,豈能與爾等一樣
誰覺得不公平,拿出一塊御賜的義商牌匾來,我讓他一同競價又何妨”
賈琮也不想這樣,可沒辦法,如今鹽院威權不足,也只得讓步一些,安撫八大鹽商,只要他們不亂,兩淮就不會亂。
眾人頓時不吭聲了,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
第一排的八家家主均得意一笑,一群無知小兒,老子們當年孝敬太上皇豈是白孝敬的,還想與我等比肩,真是豬油蒙了心了。
賈琮見壓服眾人,見好就收,笑道“各位也不必著急,公開競價的窩本,鹽院自然有數,不讓各位失望便是。”
眾人臉色方才好了些,紛紛拱手道謝。
“廢話不說了。第一手,10萬窩本,底價50萬兩銀子,誰要”賈琮取出一疊窩本,啪一聲,拍在案上。
“80萬”劉家家主劉宇,第一個舉手道。
“100萬”歸烈緊接著喝道。
“110萬。”海大富笑道。
“130萬。”蘭定劍一臉云淡風輕,好像喊價的不是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