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道“九邊與內省不同,邊關重地不設州府縣,沒有親民官,全憑遼東節度使節制,既理軍事也理民事,行軍民合一之制。
整個遼東都司,以遼東鎮、奉天、北鎮三座雄城為核心,其下設二十五座屯兵衛城為基干,再下設二百余堡、關、寨鎮守各處,共同防御近兩千里陸上邊防并一千三百里海防。”
“堡、關、寨有何區別呢”賈琮道。
“當道筑城謂堡、扼守險隘謂關、依山而建謂寨。這些小城戰時屯兵,平時為鎮集坊市,倒也十分便利。”王進道。
賈琮笑道“還好有一匹識途老馬帶路,否則我等豈不是兩眼一抹黑了。”
“還是琮哥兒見事明白,早早請了王教頭出馬。”眾人大笑。
王進擺擺手,道“快趕路罷,不知前方如何了。”
又過了三天,眾人抵達遼陽城,也就是遼東鎮治所。
此地似乎風平浪靜,沒什么大戰來臨的前兆,無數人流車隊貨物,在城門處進進出出,人人神色輕松,好像不知道有戰事一般。
“怎么回事”賈琮愕然,看著王進。
王進搖搖頭“不知。”
賈琮隨手招呼了路邊一個鄉農,問道“老大爺,你們不知道韃子打過來了么為何還這般悠閑”
“將軍是南邊來的罷,要入冬了韃子沒吃的,越過長城過來邊境搶點吃的,算什么大事有遼王爺在這里鎮守著,還怕他們打過來不成”那老頭笑道。
賈琮微微皺眉,若這么簡單,節度使兼總兵官楊雄絕不敢點燃烽火,如今外敵已至,而民心懈怠,不以為意,只怕要出大事。
“我等速速趕往奉天,找楊總兵一問便知。”賈琮道。
蘇燦拉著他道“琮哥兒,咱路過遼東鎮,要不要去拜會拜會遼王”
賈琮搖了搖頭,來前就聽賈母說過了,當年老寧榮二公隨太祖打到遼東,于此地立下基業,硬生生在大小黑山腳下搶了老遼王看中的一二十萬畝肥沃土地,因此事與遼王一系鬧得很是不睦。
先榮國公賈代善更是子承父業,當年鎮守遼東時,壓得遼王喘不過氣來。
臨返京前還提拔了自己的心腹楊雄擔任總兵,牽制于他,故而賈琮不可能上門討沒趣。
“拜會個屁,道不同不相為謀,走”賈琮拍馬便走。
眾人忙跟著他穿城而過,直奔奉天。
沿著官道,一天后便抵達遼東鎮抵御外敵的最前沿大城,奉天。
僅僅相隔一百多里,奉天城已是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行人商旅行色匆匆,邊軍士卒鷹視狼顧,嚴陣以待,數丈高的城墻上,無數軍士筆直挺立,神色肅穆。
見來人鮮衣怒馬,城門卒也不敢大意,攔著眾人道“來者何人”
燕雙鷹遞上眾人通關文書、憑證,道“榮國府恩騎尉琮三爺,乃今科武舉,奉旨前來戍邊,快放我等進去拜見楊總兵。”
那士兵驗過后,好歹知道榮國府的分量,不敢怠慢,忙招呼同袍搬開拒馬,放賈琮等進城。
賈琮見城內倒還算平靜,估計是雄壯的城池給了居民強大的安全感,各行各業生意照做。
與神京相比,奉天城建筑并不精美奢華,卻勝在高大結實,別有一種粗獷之美。
“九邊果然繁華了,看這城池怕不有數十萬人居住。”王進嘆了口氣。
賈琮點頭道“聽說九邊不必給朝廷繳稅,只要自行支撐邊軍消耗便好,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再貧瘠的地方也能發展起來,何況遼東黑土肥沃。”
“總兵衙門到了。”王進指著前方一座五間開的大衙門,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