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都面面相覷,看著遼王面色陰晴不定地在廳中走來走去,這可是個燙手山芋,十皇子若在遼東出事,雖說是沙場刀槍無眼,可遼王鎮守遼東,定脫不了干系。
戰事不利、喪師失地,又袖手旁觀、失陷皇子,到時候朝廷兩罪并罰下來,遼王府未必經得起。
遼王思忖良久,如今不管救不救得了,必得做個姿態,方才對上下有個交代。朝廷早有削藩之心,可不能自己往刀口上撞,被今上找到借口拿遼王府開刀。
因道“本王思來想去,世兄所言在理,于公奉天乃兵家重鎮,與遼東鎮互為犄角,唇亡齒寒;于私,老十以國事為重,自身為輕,親赴邊關宣慰,如今身陷險地,我這個做王叔的,豈能不救
傳我軍令,把城內所有兩萬馬軍撥給牛總兵麾下,并援軍中的一萬馬軍,視情救援奉天。另具奏章,將此事八百里加急送往神京,以安陛下之心。”
遼王說完,動情地握著牛繼宗的手,飽含深情地道“奉天的安危、老十的性命,本王就盡托付與世兄了,祝世兄馬到功成,旗開得勝,本王闔家老小并遼東千萬百姓俱感鎮國府大德。”說完躬身一禮。
牛繼宗忙將他扶著,略帶苦澀道“王爺何故如此,既然王爺有命,下官自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心中直把遼王祖宗八輩罵了個遍,好個奸王,意思是若老子不能勝,就要承擔救援不力之責,你倒把擔子都推給了老子。
雖明了遼王的意思,牛繼宗也無可奈可,他是客兵,本就要服從遼王或楊雄調度,若打贏了,大家好說,若打輸了,恐怕罪責絕大部分要落到自家頭上,遼王狗賊果然奸猾。
不過牛繼宗也不是吃素的,道“王爺軍令既下,下官就先告辭,整頓軍務,待時而動。
不過,此去奉天路途雖短,卻有韃子重兵虎視,請王爺撥下健馬勁卒,多配糧草器具,多發賞金餉銀,下官也好放開手腳與韃子周旋。”
“這個容易,凡城里有的,你盡管挑選,本王豈是小氣之人”遼王笑道。
牛繼宗點點頭,帶著幾個副將出來,低聲道“你們兩個親自去挑選精銳、健馬,你們兩個去監督糧餉軍械,謹防濫竽充數。”
“末將遵命”這幾個京中來的將軍與牛繼宗都是一條藤的螞蚱,牛繼宗若倒霉背鍋,他們也沒好果子吃,怎敢不盡心盡力。
“你,找人寫個奏章,就說我等初到遼東,聞皇子失陷奉天,遼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肯發兵救援,經本官苦口婆心,言明利害,方只與我兩萬人馬。
如今,本官率三萬騎,決死出征,迎戰韃子二十萬眾,若成則全賴陛下天威浩蕩,若敗絕不生還,以報國恩記得寫慘烈悲壯些,也八百里加急發回去。”牛繼宗低聲道。
那副將聽得連連點頭,道“大人英明,末將這就去辦。”
牛繼宗點點頭,心中冷笑,遼王狗賊,你我就在御前扯皮罷。
遼王目送牛繼宗離開,返身回了書房,幾個年輕世家子早已等在此地。
“蔭生等見過王爺”正是保安侯世子熊林、潁川侯世子祝虹、六安侯世子朱州、青陽侯世子戚征、寧陵侯世子趙冠等人,被家里派來遼東鍍金,混一份戰功資歷。
遼王微笑著擺了擺手,道“各位賢侄都坐罷。”
“謝王爺。”各人落座。
“你們老爺的信,我都看了。放心罷,就跟著本王戍守遼東鎮便是,待韃子退去,自有功勛。”遼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