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豐六年,冬月十一。
遼東捷報傳回,舉國歡騰,神京城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稱頌天子英明,武功蓋世。
榮國府,榮慶堂
眾女眷齊聚一堂,正陪著賈母說笑,話題總繞不過遼東二字。
畢竟是勛貴之家,今番遼東大捷,賈母又回憶起當年先榮國公戍守遼東,鎮壓一方的故事。
大太太、太太、薛姨媽、王熙鳳等在一邊恰到好處的捧哏,捧得賈母不時大笑,談興更濃。
眾姑娘們陪著說笑,臉上都有些愁容,特別是薛、林二人,自從得知韃子大舉犯邊以來,無不是日夜禱告,保佑賈琮平安,這些日子杳無音信,直把諸天神佛都求了個遍。
總算韃子大敗而逃,賈琮卻還沒有音訊,著實心焦。
忽見一個穿著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樓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的公子哥兒進來。
賈母連聲道“寶玉快過來,今兒外頭可熱鬧。”
賈寶玉一頭扎進賈母懷里,看了看眾姊妹,特別瞟了黛玉一眼,一臉“沉痛”地道“今兒大街小巷里又是放爆仗、又是掛紅花彩燈,慶賀遼東大捷,直比過年還熱鬧。
我與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他們喝酒,聽說了一個消息,便急匆匆回來稟明老祖宗。”
“什么消息”賈母忙問道,眾人見他臉色不對,都屏氣聽著。
“馮紫英說遼東楊總兵上奏折說,琮哥兒與十皇子殿下深入敵境,追殺殘敵,中了埋伏,兩人均身中數箭”
賈寶玉嘆了口氣,抹了抹眼睛,偷眼去看林、薛二人。
啊眾人無不失色。
哐寶釵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上,黛玉更是臉色慘白,眼睛一翻,暈倒在椅內,眾人忙上去救護。
“你你說”寶釵顫聲道,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這個消息,那個驕傲、豪勇、聰明、好色、無賴的小子,怎么會這么輕易殞命。
賈寶玉嘆道“此事千真萬確,韃子騎射了得,別說琮哥兒,連十皇子都中了七八箭。王府護衛拼命護駕都不中用。唉”
廳中一片慘然,有人真悲,有人假哭,一時無言。
良久才聽賈母嘆道“俗話說,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這就是勛貴子弟的命數,都不必太過悲傷了,琮哥兒當日選了這條道,也算求仁得仁,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列祖列宗,是我賈家的好男兒”
王熙鳳忍痛泣道“老祖宗說的是,琮哥兒奮勇殺敵,祖宗有知也會含笑。”
賈母點點頭道“都別哭了,武勛人家就是這樣,古來征戰幾人回當年列祖列宗不上戰場,家里如何能有今天的富貴
看看祠堂里,供奉了多少戰歿的先人,別說遠的,就說先榮國公,當年要不是在遼東受了傷,怎么會早早就走了。等把琮哥兒接回來,也入祠堂,受享后輩子孫香火。”
聽賈母把賈琮的后事都安排好了,才幽幽醒轉的黛玉,眼淚早已如斷線珍珠般滾落下來,呆呆地看著北方,如魂魄離體一般,任由叫喊搖晃,恍若不覺。
寶釵也呆坐在椅中,臉上再無絲毫血色,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琮兒沒了,琮兒沒了。
忽聽外面噔噔噔腳步聲響起,賈環笑著跑進來,見堂內氣氛不對,又輕手輕腳想縮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