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賈琮回到奉天,和楊雄打了個招呼,拿著總兵府用了印的空白告身文書,帶著十方寺堡的原班人馬并總兵府新撥的兩千精銳、五千馬匹輜重等,趕往遼海衛。
遼海衛距離奉天也不太遠,大約300余里,兩者正中位置便是鐵嶺衛。
素日后,賈琮一行經過兵災后略顯殘破的鐵嶺衛,抵達遼海衛。
楊雄給他分的地方甚好,此處沒被韃子侵襲,城內街道干凈整潔,軍民人等個個喜氣洋洋。
賈琮見遼海衛城處于大清河、小清河交匯之處,墻高四丈,周長十數里,又引河水挖了三丈寬兩丈深的護城河,怪不得韃子不來啃這塊硬骨頭。
先不說打不打得下來,單是截斷河水,填平護城河就不知道要耽誤多少功夫,即便打下來,也是吃力不討好。
聽說是履新的守備大人,早有守城士兵跑去稟報。守備府里早已等候多日的文武官員急忙迎出來,在城內主干大道上便迎上了賈琮一行。
“守備大人駕臨,卑職等未曾遠迎,著實失禮,望大人恕罪。”協守郝天成、主簿榮柳領著一群人跪在道旁。
守備府主簿也是六品文官,管著本衛的民政諸事,相當于內地府州衙門的同知、通判,按理根本不可能跪迎守備,這也看得出邊關守備權勢之重。
賈琮高坐馬上,抬抬手,道“不必多禮,回府再說。”
“是是是。末將給大人牽馬引路。”協守郝天成十分會來事兒,忙上來親自給賈琮牽馬。
賈琮微微一笑,再會做人也沒用了,老子這回帶了這么多嫡系來,烏紗帽就這么多,舊的不去,新的如何上位
路上,賈琮問了眾人姓名,隨口問道“本衛有多少人口、多少士卒、多少田地、多少賦稅”
“稟大人,本衛共有軍民人口527864人,另有流放刺配罪囚331人。實有士卒5432人。共有田地164萬余畝,其中水田39萬余畝,旱地125萬余畝,九成屬上等田地。
平均每年征得賦稅銀25萬余兩、糧30余萬石,七成上解總兵衙門,三成自用。”主簿榮柳顯然提前做了一番功課,對答如流。
賈琮點點頭,倒是個干吏,道“那總兵衙門又交多少去朝廷”
榮柳道“大約交一成半成去朝廷意思意思就行了。”
“這么點能交差”賈琮疑道。
榮柳笑道“大人有所不知,九邊乃軍國重鎮,軍為主、民為次,又是苦寒之地,咱替朝廷守衛邊關安靖,已是大功一件,又怎能和江南賦稅充沛之地相比
九邊軍費用度如今都靠自籌,咱不伸手向朝廷要錢已經難能可貴,朝廷反而向邊關要錢豈有此理乎。”
賈琮笑道“此言有理,有理。”
眾人都笑起來。怪不得說九邊大將是土皇帝、草頭王,手握重兵又不納稅不納糧,豈能不爽。
賈琮心念一動,道“方才你說本衛164萬畝田地,幾乎都是上等,為何田賦只有30余萬石”
榮柳道“稟大人,因本衛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士紳、官員手中,國家優免之策規定,儒戶、宦戶不必繳稅納糧,故而只能征到這點田賦。”
賈琮恍然大悟,自己就是這項政策的既得利益者,黑山腳下數十萬畝土地,一粒糧不用交。只有窮人才需要交田租地稅。
怪不得熙豐帝要推行新法,實在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邊關大戶、士紳較少,土地兼并相對來說還不那么嚴重。
江南、直隸等地,九成百姓沒有田地,而九成田地都集中到了極少數人手里,一分稅不交,怪不得國庫里一貧如洗。
賈琮心中沉思,不一會便到了守備衙門,當先從中門而入,在大堂上坐定,頭上一塊大匾,烏木所制,上書四個大字,保境安民。
見賈琮坐定,眾人參拜,齊聲道“卑職參見守備大人,恭賀大人榮升,祝大人馳騁疆場千里遠,平步青云九高天”
“都起來,既是同僚,何須這么客氣。”賈琮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