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遼海衛一切都上了正軌,軍政、民政、商事有條不紊。
遼王也多方努力過,無不功虧一簣,只得認命老老實實在賈琮手里拿貨,接受“盤剝”。
平靜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又是一年。
熙豐九年,秋。
遼海衛又一次迎來大豐收,不僅是水稻、小麥,在賈琮力推下,玉米、紅薯產量爆炸性增長,人吃不完就喂牲口,牲口多了就賣到奉天、遼陽,無數農戶因此受益,無不感念守備大人高瞻遠矚。
賈琮翻看著戶房呈上來的稟帖,笑道“古人說,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按本衛的勢頭,只要當官的不倒行逆施,不遇到大的兵災,永不可能餓死人。”
榮柳道“多虧大人能人所不能,推新法,行仁政,薄賦養民,與民休憩。方才有今日盛況。”
范鳴笑道“如今大戶們也不埋怨大人了,因許多土地改種玉米、紅薯,產量極高,連帶著飼養牲口也變得容易,大戶們飼養的牲口賣了,足以抵償所交的田稅。還得感謝大人沒再收他們的商稅。”
賈琮呵呵一笑,道“本官不指望他們感謝,只要他們奉公守法便罷,免得我抄家殺人,又要被京里的老爺們彈劾。”
眾人都笑起來。這位爺出生豪門,簡在帝心,只要不犯大錯,豈是輕易劾得倒的。
忽聽親兵來報“朝廷欽差巡邊特使已至城外,請大人速速迎接。”
眾人愕然,朝廷什么時候多了個欽差巡邊特使的官職巡視九邊不是九省統制、九省都檢點的活么
也來不及細想,賈琮忙更衣,率守備衙門主要官員出城迎接。
賈琮一騎當先,剛出城門,便見前方旌旗招展的儀仗前,一少年將軍頭戴雁翅八寶紫金冠,身穿金黃色云紋蜀錦九蟒袍,下著提彈墨石青色綾袷褲,足蹬鹿皮馬靴,身后一襲大紅羽緞斗篷隨風飄動。
賈琮驚喜交加,忙催馬過去,笑道“怎么是你”
來人哈哈一笑,道“聽說你在遼東逍遙自在,爺特來看看。”來人正是十皇子孫熾。
“走,進去說”賈琮笑著點頭,撥馬掉頭。
孫熾輕夾馬腹,與賈琮并肩而行,身后儀仗、侍從忙列隊跟上。
“參見欽差大人”榮柳等可不敢與賈琮一般,忙下馬跪倒。
“都免了。”孫熾擺擺手。
“謝大人。”榮柳等這才起來,老老實實牽馬跟在后面。心中暗暗咋舌,守備大人果然出身名門,見了欽差都不跪迎。
“自從上回你受傷回京,難得陛下、娘娘肯放伱出來。”賈琮道。
孫熾道“誰說不是,這次我好容易才說動父皇母后,放我出來松松筋骨,也多虧你上回進獻母后的東珠,她老人家鳳顏大悅,才開恩替我說了好話。”
賈琮道“陛下派你出來,總不成是單單游山頑水罷”
孫熾笑道“自然有公務在身。父皇聽說你推行新法,在遼海衛搞得風生水起,特派我來查驗,看你這小子有沒有謊報政績。”
賈琮笑道“熾哥兒,你也太小看我了。不說新法,單說關稅,我守備衙門一個月就收入一二十萬銀子,還用得著謊報我先帶你去看看庫房,便知真假。”說完一撥馬頭,往府庫而去。
因收入太多,衙門里已然裝不下,賈琮在守備衙門后重新建了糧庫、銀庫。
帶著孫熾一行先看了糧庫,只見數百個糧倉整整齊齊排列在地面,十分壯觀。
管倉大使等人見賈琮并一眾上官親至,嚇得屁滾尿流,忙滾出來磕頭請安。
賈琮微微一笑,下巴一揚,示意孫熾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