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生怕熙豐帝說出“按律嚴辦”四個字,也顧不得許多,大聲道“臣有本奏。”
跪在地上的萬晉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上鉤了。
熙豐帝冷冷看著賈琮,道“準奏。”
登時殿內上百道目光射來,賈琮只覺無形壓力排山倒海般襲來,背心早已濕透,強自鎮定,道“臣以為此案頗有疑點,還需細查,不可草草定論。
疑點有三,其一、即便證明這批云錦出自豐字號,未必便是皇商薛家授意,說不定是有人栽贓嫁禍。
試問,薛家采辦綢緞貢品數十年,何曾出過這等差錯試問,區區幾百匹云錦,能得利幾何與其罪相比,孰輕孰重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薛家會蠢到這等地步凡人犯法,必為得利,此為常理。若說薛家冒著身家性命、萬貫家財不要,去調換幾匹云錦,如何可信”
“此言倒也有理。”趙懷安、陸捷等舊黨大員,點了點頭,紛紛開口附和。
新黨眾人也點頭稱是。
眾官雖不敢開口替薛家說情,不過順水推舟,倒也無傷大雅,眼下還是要把賈琮扶起來抵抗廠衛,不然大家日子也難過。
熙豐帝也微微松了口氣,只要朝堂沒有太大阻力,他也可順勢網開一面。
賈琮見狀,信心大振,續道“其二,薛家家主薛蟠,早已隨母遷居京師,江南朝貢之事,皆由豐字號掌柜、管事等打理,他并未經辦,也未必知情。
其三,想來貢品入庫,必先經內務府層層查驗,為何這批劣質云錦可以輕易入庫,甚至堂而皇之用于太上皇、皇太后之服飾。臣請嚴查。”
一口氣說完,賈琮伏跪于地,心中砰砰直跳,是死是活就靠這一把了。
按照周威教的狡辯三訣不合情理、我不知情、他人有罪,多少應該作用。
殿內靜了片刻,熙豐帝緩緩開口道“眾卿以為如何”
霍鵬出班奏道“事涉天家威嚴,不可輕忽,蕩寇伯所言亦有道理,臣請細查此案,以求水落石出。”
董儀接著奏道“霍中堂此言甚善,此案干系重大,其中究竟有何隱情,絕不可依據廠衛一家之言,而草草定論,臣請三司會審。”
“臣等附議。”見兩個大佬表態,十幾個官員忙出班齊聲道。
熙豐帝又看向舊黨幾個大員,道“卿等以為如何。”
武英殿大學士宋睿道“臣以為此案必有內情,還需細問,不宜匆匆定罪。”
文華殿大學士蘇浩初道“臣亦作此想。按萬指揮之言,薛家或許有罪,不過事涉貢品,是否還有他人在其中上下其手,這批貢品究竟是怎么送進宮的,還須查個明白,給臣民一個交代。”
“臣等附議。”數十個舊黨官員出班奏道。
賈琮松了口氣,看舊黨的意思,還是想把自己拉扯起來對抗廠衛,舊黨這些官油子顯然看出來,萬晉是想借薛家攀咬賈家,故保薛蟠就是保自己。
當然,說不定南司關押那十幾個官兒,也起了一些作用,畢竟都是舊黨干吏,輕易放棄了,舊黨也難以承受。
這年頭,若結黨沒好處,誰和你結黨
北靜王也適時出班道“啟奏圣上,臣以為諸位相爺所言極是,此案未必如表面看起來這般簡單,還請陛下發回三司細究。”
熙豐帝點點頭,道“既然諸位愛卿都持此見,此案發回三司審問。”說完看了戴權一眼。
戴權忙道“退朝。”
“恭送陛下。”眾官呼啦拜倒。
萬晉微微皺眉,本來按他的想法,事涉天家的案子都該交給廠衛辦理,哪知道朝堂上眾官兒眾口一辭,要求三司會審,這倒有些難辦了。
一旦案子不在廠衛手中,就不好把控了,看來還需夏公公出面周旋才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