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舊案新狀
向策出神良久,深深慶幸當年自己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初入仕途,與兩件大案都無半分干系,否則吉兇如何,殊難逆料。
這等大案,擦著便死,挨著便亡,實在碰不得。
“他們所告何事”向策目光落在那疊狀紙上,眉頭緊鎖。
刑房經承也知道利害,低聲道“這些人都是當年那案子的犯官、罪紳的家眷后人,說是錦衣北堂圖財害命,借案發財,大興冤獄,栽贓陷害,要求平反昭雪,取回被查抄的合法家產。”
哼向策冷哼一聲,癡人說夢。他當了這么多年御史,就沒聽說過誰家被抄了,還能拿回家產的。
何況這還是陳年舊案。
向策微一沉吟,此案過于敏感,不敢擅專,拿起狀紙便去尋左都御史譚成。
“總憲大人,您看此案如何處置”向策三言兩句把事情說明,恭恭敬敬問道。
“謀之,你可有什么高見”譚成捋了捋頦下稀疏的三羊胡子,清瘦的臉上,不露半分異樣。
向策早有打算,他作為舊黨大員,一不想沾染此事,二不敢擅作主張,三不愿頂風弄潮。
因試探道“下官以為,此事都憲衙門不可貪功冒進,以免引火燒身,何不先稟明軍機處,請各位中堂示下咱們再按諭承辦,可保無虞。”
譚成微微一笑,道“此乃老成持重之法,謀之,這些年你果真越發進益了。”
向策誠惶誠恐道“下官不過是見賢思齊,全賴老大人栽培提攜之功。”
“嗯,此事就按你說的辦罷。”譚成點點頭。
“是。”
待向策去后,譚成神情才嚴肅起來,眼中閃過一縷精芒。
按謀之所言,這些人竟能聚在一起,準確地堵著他的轎子,叫破他的身份,喊冤求告,顯然必有緣故。
要攔路告狀,必須事先知道向策的身份,知道他上衙的路線和時辰,認得他的坐轎,升斗小民,豈能有這樣的能耐
若說背后無人指使,誰能相信
嗯,狀告錦衣北堂錦衣北堂,譚成腦中已將此事推了個七七八八,幾如目見,旋即微微一哂,年輕人辦事雖躁了些,不過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南鎮撫司
賈琮年后第一天上衙,正聽著周威、溫振等人匯報。
“咱反擊北司的好戲,可開場了”賈琮問道。
“稟大人,今早已發動,想來此時都察院已收到舉告。”溫振拱手道。
“嗯,此事咱不宜親自出頭,讓朝堂重臣出面提起,咱順勢接管,方可竟全功。”
“大人高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朝堂之上。卑職佩服。”周威笑道。
眾人笑著稱是。
賈琮擺手道“全靠諸位籌劃。不過,說不定咱的小把戲,早被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兒識破了,不過也無妨,咱這是陽謀,雖說粗糙些,勝在堂堂正正。”
溫振笑道“此計雖簡單些,卻也沒什么破綻,只要管用的法子,便是好法子,管他精粗。”
賈琮笑著點點頭,道“當年的空倉案怎會那般嚴重,十數年來,不知侵吞了幾千萬石糧,竟沒人發覺”
周威笑道“莫說常平倉,即便是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哪個不虧空只是沒查罷,若非倉稟虧空的厲害,熙豐朝又怎會窮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