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個玄衣大漢見賈琮穿著不凡,倒也不敢得罪,拱手道“公子面生得緊,可有書院學牌”
我去,古代也興用校牌賈琮微微一愣,從懷里掏出一塊江崖海水紋雙魚白玉牌,托在掌心,上面刻著幾個字錦衣衛指揮使賈琮。
“你們看這塊牌子能進么”
當先一個護院臉一白,腳一軟,差點跪下。
賈琮忙拉著他,低聲笑道“微服私訪,不必多禮。”
“是是是,公子請。”
賈琮收回腰牌,吩咐道“我的身份不許泄露。”
“是,我等什么都不知道。”
“我聽說書院內有位先生,名叫龐超,學問淵博,特來聽課,帶我去。”
“龐先生正在授課,我帶公子去。”那幾人爭相道。
賈琮點點頭,隨同進去,見書院內亭臺樓閣,屋舍精致,花木蔥蘢,曲徑通幽,不像個學校,倒像個園子。
“你們這書院花費不菲罷”賈琮隨口道。
“回公子,咱這書院有的是士紳大戶捐款,都想把自家的少爺送來讀書,不差錢。”
“咱書院先生們選的陳文墨卷,隨便一冊都要賣二兩銀子,還怕沒錢么。”
“咱書院的學費可不便宜,足以支撐院里的開銷,就連咱這幾個護院的月錢都比外面好一倍。”
賈琮啞然失笑,收高學費、贊助費,賣教輔資料,這些搞錢的套路古人也門兒清。
“公子,龐先生就在前面自省堂講學,我等不敢過去。”一護院道。
賈琮順著他手指望去,前方樹木間確有一間大房子,遂自行過去,在窗外靜聽。
講臺上,一位五十余歲的中年文士正在講課,其人身著寬袍博帶,相貌清癯,身形瘦削,聲音清朗,雙目精光湛然,顧盼生輝。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此句何解”
“回先生,此句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意思是君子擔心去世后他的名字不為世人所稱頌。”
“君子何以憂此所憂者何名”
“孟子曰,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所憂患者正是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此其所憂之故也。
所憂者非名利之名、非虛名之名,乃是仁德之名也,若君子籍籍無名,則仁德不傳,不傳則無以教化世人矣,此君子所憂也。”一學生起身答道。
“說得好”眾生撫掌贊道。
臺上的先生也捻須微笑,能用圣人之言來闡述圣人之道,顯然對論語孟子已有相當火候,道“善。既如此,為何圣人又說不患莫己知,豈非自相矛盾”
眾生啞然,“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和“不患莫己知”,前一句說君子憂慮死后名聲不彰顯,后一句又說不擔心沒人知道自己,意思恰好相反,關鍵都是孔圣人說的話,這如何解
那先生正想解釋,忽見門口出現一少年儒生,腰懸劍器,英氣逼人,頓時閉口不言,上下打量了一眼。
眾生一起望過來,都有些吃驚,這小子來聽歸去先生的課,竟敢遲到。
“見過先生,晚生賈寶玉,神京國子監監生,游學至此,久仰先生大名,特來求教。”賈琮笑著拱手進去。
眾學子見他穿著精致,氣度不凡,又聽說是神京監生都不敢小覷,忙拱手還禮。
龐超道“小友此舉有些不妥,敝院從無旁聽的規矩。”
賈琮笑道“官場上還有破格提拔一說,求先生破格讓我聽一節罷。學生只聽一節,過后絕不騷擾。”
說著走到第一排中間,挨著一個清瘦學子席地坐下,老實不客氣把他的書扯過來,見是論語,忍不住笑道“正好,論語我還知道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