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引蛇出洞
“這是為何”賈琮奇道,官員住官邸,不是理所當然之事
“老弟你想,后宅曾是林大人賢伉儷并姑娘居所,老弟住進來是分所應當,我這個大老粗住進來,豈不是唐突了林夫人和林姑娘
也太不尊重了些,林大人于我有大恩,此舉斷斷不可。”徐清正色道。
賈琮聞言點頭,看著徐清笑道“老哥兩榜進士出身,道德文章自然精妙絕倫,又怎是粗人,這也罷了。
我倒是從老哥身上看到兩句話,深為佩服。”
“哦什么話”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賈琮嘆道,道理很簡單,人人都明白,但是要做到何其難。
徐清啞然失笑,拱手道“謬獎謬獎。老哥我出身貧寒,上下無人,要想在官場立足,也只有盡量周全禮數。”
賈琮笑道“禮多人不怪。”
徐清笑著點頭。
“我見你肚子比上年又大了些,最好少喝酒、少吃肉,方可長壽。”
“多謝賢弟垂愛,我定善加保養。”徐清笑道。
熙豐十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隨著各地捷報傳來,金陵全城歡騰,士林民間紛紛呼吁取消嚴格的宵禁令,恢復往日繁華。
顧濤迫于壓力,反復權衡,考慮到大局已定,決定于中元節取消前些日子的宵禁令,仍命總兵衙門和守備衙門嚴防死守,謹防有變。
不過賈琮沒回來,顧濤還有些顧慮,巡撫、布政使等一干人,卻沒放出來,仍舊留在府中“參贊軍務”。
總督府一小院落中,巡撫陳中建、布政使翁運之、按察使譚曜等正在密談。
“士孺兄,聽說匪患平了,顧濤怎么還不放我等出去”翁運之道。
陳中建笑道“過猶不及。既然制臺大人留我等小住,我們就安心住著罷,未必不是好事。”
譚曜眼睛一亮,道“撫臺大人可有妙計”
“妙計沒有,不過有些猜測。”陳中建低聲道。
“請大人明示。”翁運之忙道。
陳中建笑道“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翁運之、譚曜兩人一點就通,相視而笑,緩緩點頭。
“若禍起蕭墻,我等恰好被制臺拘于此地,不見天日,正好逃脫罪責,還可趁勢彈劾,拿下顧濤如此,新法絕矣。”
陳中建笑道“這便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人高見。”
江南地方素有在中元節晚上放河燈的習俗,而金陵秦淮河的河燈,更是享譽江南的一大盛景。
傍晚時分,寶釵、黛玉、鳳姐兒、晴雯、楚嬋等人剛吃過晚飯,正在家里說笑。
忽聽王家、薛家等管事媳婦上門求見。
鳳姐兒、寶釵出去打發了。
回來鳳姐兒笑道“我道是什么事,原來是我娘家姊妹派人邀我去放河燈。”
寶釵也道“寶琴丫頭也派了人來,邀我去秦淮河放燈。”
楚嬋笑道“要說秦淮河中元節的河燈,倒是江南一絕。
不拘官宦士紳、士林學子、市井小民、三教九流,定要在這日結鬼緣,放天燈、放河燈、放焰口,各色燈火爭奇斗艷,直把秦淮河點成燈河。”
晴雯從未見過這般景象,不無憧憬地道“嬋姑娘,聽你這一說,可想而知定是壯觀燦爛非常了。”
楚嬋含笑點頭,她久居金陵,年年放燈,哪有不清楚的。
黛玉從小便去了神京,對秦淮河美景只聽說過沒見過,聞言也有些向往,道“若能去看一回,倒也不枉來金陵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