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三顧茅廬
錦衣衛為照會事
案照,日前江南各地突生匪患,海賊流寇、強盜水匪,暗中勾結,沆瀣一氣,為禍甚烈。
金陵城防,形同虛設,匪寇往來,如入無人之境,殺人無算,火燒連宇,大肆劫掠,民怨盈涂,沖于斗牛。
經勘查,始作俑者乃蘇、姚、安等十余士紳豪門并金陵守備熊圖,因抗拒新法,故引賊入境,擾亂地方,以使地方官吏惶惶,衙門無暇他顧。
鐵證如山,無從狡賴,各犯案人等俱已認罪伏法。
擬案犯并家族人等計六百七十二人斬立決,余者貶為賤籍,充軍為奴,抄沒家產。
因事涉地方,故移送金陵府執刑。須至照會者。
右照會金陵府年月日
賈雨村看著標紅的數字和“斬立決”三個字,手掌微微顫抖,薄薄一張紙箋,此刻竟似有千鈞之重。
“府尊大人,還請賜下回文,卑職也好回去交差。”喬尹笑著拱手道。
賈雨村嘴里干苦,澀聲道“喬千戶,這這會不會太過了案涉數百條命,是否先報請三司核準”
喬尹道“何過之有大吳律明文所載,如有土匪嘯聚成群,官紳助紂為虐,實行肆行搶劫,捕獲訊明后,即行就地正法,以昭炯戒。
各屬團練、紳民合力緝拿,格殺勿論,莫非大人是指本衛判斷不明”
賈雨村忙擺手道“絕無此意,絕無此意。只是此案重大,敝府官卑職小,何德何能擔此重任,或請督撫衙門處斷,方為妥當。”
他雖有心在此案上出力,可賈琮說好是從旁協助,如今竟把最燙手的山芋扔到自己手里,他是萬萬不敢接。
喬尹淡淡道“賈大人,本案發生在金陵,案犯皆是金陵人,你身為金陵知府,莫非想置身事外
既然大人不愿將功折罪,本衛也算盡了一片心意。也罷,請大人賜還照會,我自移交與巡撫衙門判斷便是。”說完伸出手。
賈雨村渾身一顫,從喬尹的話里,他已聞到了濃濃的血腥味,顯然若自己不當這個劊子手,立刻就會與這批人一起,人頭落地。
慌忙把照會揣回袖子,正義凜然地道“喬千戶說哪里話,下官身為金陵百姓父母,治下既發生了此等大案,豈敢慮及自身榮辱而不顧朝廷法度
既有提督大人信重,下官自當依法公斷,給江南百姓一個交代。”
喬尹皮笑肉不笑地道“大人的意思是”
“明日開斬,如何”
“好。大人不畏權貴,鐵面無私,卑職回去也有個交代。”
“豈敢豈敢。”賈雨村松了口氣,為今之計也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
次日,金陵城正陽門外大街和中和街之間的大校場邊,一早便聚集了聞訊趕來看熱鬧的無數百姓,擠得人山人海。
“聽說今兒要殺幾百顆人頭,嘿,真是國朝罕見大案。”
“誰說不是,聽說這次匪患就是這些豪門大家內外勾結,以圖擾亂新法。”
“殺得好這些為富不仁的奸商惡紳,騎在百姓頭上拉屎撒尿不說,竟勾結盜匪,殺人害命。”
“聽說蘇家都完了,大學士也不頂用,咱金陵知府真是大公無私的好官”
“此言有理,賈知府是個人物”
校場邊早已站滿錦衣緹騎、衛所官軍并金陵府衙役等,賈琮坐在臨時搭建的蘆棚里,聽著周圍百姓的討論,微微一笑。
“世兄,經此一役,你少不得聲望大漲,可與古之大賢比肩。可喜可賀。”
賈雨村坐在中間,心中百味雜陳,干笑道“此番多謝世兄和制臺大人提攜,免了弟大禍。
弟只盼能略盡綿薄,方不負大恩,萬不敢稱賢字。”
賈琮點頭道“世兄執法嚴明,不阿權貴,辦事得力,此番大功,制臺大人稟奏天子,豈有不重用之理”
賈雨村微微一喜,雖說殺了些人,好歹也有所得,為了自家的前程,也顧不得許多了。
“今兒犯人甚多,就不必等午時三刻了,行刑罷。”賈琮喝了口茶,淡然道。
“世兄此言甚是。”
賈雨村點了點頭,起身出去,站上早已搭建好的斷頭臺,大聲道“今日所斬者,皆乃日前匪患之幕后主使,罪魁禍首
本府上仰天恩,下撫黎民,豈能瞻前顧后、愛惜羽毛而使彼輩奸狡殘暴之徒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