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面露憤慨之色,捶胸頓足怒罵。
“還不是屠斐、曹勁這幫亂臣賊子,把持軍權,不聽調遣。”柳芳冷笑道。
“軍中已現尾大不掉之勢,非國家之福。”牛繼宗道。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軍中諸將不服圣命,分明是有反意。”蔣子寧道。
賈琮抬手止住眾人,看向王子騰道“世伯久在御前,不知對軍中之事有何高見”
王子騰沉聲道“桓侯所言不錯,如今軍中掌權者皆武侯一黨,連朋聚黨,沆瀣一氣,把持軍務,陛下也極難調用,此乃大不忠不敬之行。
諸位世兄也知道,小弟曾忝為京營節度使,上任才發現節度使之職權早被掏空,京師十二團營只聽五軍都督府之軍令,并不把京營節度使放在眼里。
小弟對此日夜憂嘆,卻有心無力,實在愧對陛下,愧對朝廷。”
“誰說不是,京營節度使一職本由寧府一脈執掌,自老寧國公傳于代化公,自代化公后便被武侯一脈所得。
經歷十數年變遷,世兄雖接回來,早已物是人非、積重難返矣,這卻非世兄之過了。我等也不過在京營里茍延殘喘罷了。”
現任京營游擊的定城侯府二等男謝鯨嘆道。
眾人都點頭稱是。
賈琮嘆道“當初太祖爺定下規矩,讓我等王公一脈下放兵權,乃是優容厚待之意,讓諸位戎馬一生的老王爺、老國公們能好生歇一歇,頤養天年,享一享天倫之樂。
哪知國公一脈雕零之后,武侯一脈竟張狂悖逆至此,大有擁兵自重,不伏圣命之意,實在可恨。”
安仁侯吳朗忙表明心跡,撇清關系,道“桓侯所言極是,某對此輩目無君上、禍亂朝綱之人,早懷憤恨之心,只嘆勢單力孤,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眾人連連點頭,忙道“桓侯此言直指其弊,不知我等如何才能報效君上,制衡彼輩不忠不孝之人。”大家伙就為這個來的。
賈琮道“既然諸位世伯都有此忠烈之志,我等眾志成城未必便不能與彼輩奸佞之人爭鋒,常言道邪不勝正,如今天子圣明,眾正盈朝,外加我等勛貴一心效忠,又何懼之
不瞞諸位,琮早已將這意思呈于諸位老大人,不論是樞臣中堂,還是戴內相,諸位宗親王爺并朝中諸重臣,皆以為武侯一脈這數十年來,做得太過了些,得意忘形,忘了君君臣臣的道理。”
眾人大喜,信心倍增,有這許多人站臺,足夠與武侯們爭衡了。
忙道“桓侯此言可算給我們吃了一個定心丸,不知我等應如何做呢”
賈琮微一沉吟,道“俗話說,蛇無頭不行。咱們各家這些年,自代善公去后,便如一盤散沙,心氣兒都聚不起來,故讓武侯一天天坐大。
以琮愚見,咱們還得有個主心骨才是。琮推舉牛世伯擔此大任,世伯出身名門,德高望重,素有戰功,如今又晉了二等侯爺,想來無人不伏。”
牛繼宗忙擺手道“桓侯此言差矣,老牛是個死心眼兒的人,哪能擔此重任,難道各位不怕被我帶到溝里去么此議萬萬不可
陛下賜封桓侯爵位,什么意思,大家伙心知肚明,如今你便是國朝侯爵之首,帶我們大家伙的頭,那是綽綽有余,咱還是按圣意行事罷,我老牛推舉桓侯給咱當指路明燈。”
眾人齊聲附和道“此議極是,桓侯天資過人,天下無雙,理應當仁不讓。”
賈琮忙擺手“推辭”,連聲謙遜。
王子騰笑道“既然是大家伙公推,便是諸位世兄都信得過你,桓侯就勉為其難罷,再換個人來,未必能服眾。”
賈琮“苦笑”道“諸位世伯既如此抬愛,琮也只能斗膽領命了。往后若有不到之處,還望世伯們批削指正。”
“此言太客氣了,憑桓侯的文韜武略,我等還有什么不放心的都跟著桓侯干就完了。”眾人笑道。
特別是治國公府馬尚、齊國公府陳瑞文、繕國公府石光珠等早已轉為親爵的勛貴,眼看牛繼宗、柳芳、侯孝康等跟著賈琮節節高升,連兒子都得了勛爵,如何不眼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