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上,熙豐帝大發雷霆,嚴令三司、錦衣衛、東廠徹查遼王世子中毒案,又道“如今遼王世子被人毒斃家中,神京宗親、勛貴人人自危,諸卿可有高見”
霍鵬啟道“陛下,下手之人居心叵測,此舉險惡之意有三。
一是趁諸王世子聚會之時毒殺世子煥,既能激怒遼王,又能使朝廷、藩王之間互相猜忌;
二是諸王世子既在案發現場,未結案前必不能離開都中,若遲遲抓不到真兇,必使諸王疑心朝廷有扣留質子之意;
三是不論朝廷派誰主持查案,不論查到兇手是誰,必被別有用心之輩歪曲造謠,以挑撥朝廷藩王反目。
故臣以為此案理應由宗人府派遣宗室中德高望重之人主持,方可平息各方猜測。”
“臣等附議。”十幾個大臣出班奏道。
熙豐帝微微頷首,緩緩道“霍卿所言甚是,只是即便派都中的宗室親王主持此案,也未必能使諸藩王信服。”
段準奏道“臣以為,何不召遼王進京督辦此案
一來父子連心,他在邊關得知此事定也心急如焚;
二來他主持此案,必查到水落石出,可絕一切風言風語;
三來以示朝廷光明坦蕩,大公無私,也可令他伏氣。”
眾臣暗暗點頭,老子親自主持兒子被害案,誰敢說他會包庇兇手誰敢說是隨便抓個人充數
熙豐帝道“眾卿可有異議”
“臣等附議。”眾軍機、各部尚書、四大異姓王等忙齊聲道。
“臣等附議。”其余眾臣頓時明白了,這些大佬都達成了一致,誰還敢不長眼去莫名其妙反對,忙異口同聲道。
“好擬旨,著遼王火速進京,暫領大宗正,全權主持世子煥被人毒殺一案,三法司、錦衣衛、東廠皆聽調遣,全力偵辦并將今日邸報送九邊藩王。”熙豐帝道。
“臣遵旨。”翰林院掌院學士吳江游忙躬身道。
賈琮微微冷笑,龐先生料定遼王必不會奉詔自投羅網,屆時朝廷便師出有名了,且其余世子都被扣在都中,各藩王也得有所顧忌。
只要動作夠快,各藩之間也沒機會協調行動。
散朝后,段準、賈琮等核心重臣來到養心殿候命。
熙豐帝道“都中諸事按部就班,一切順利,賈卿可盡快密赴遼東,執行斬首行動,儆藩之策能否成功,就在此一舉了。”
說著一擺手,戴權忙捧上托盤,上面有兩封圣旨,一面金鈚令箭。
賈琮忙躬身接過,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即刻便走。”
熙豐帝點點頭,勉勵了兩句,道“卿少年英雄,不弱冠軍侯,此行定能一舉建功,朕在都中專候佳音。”
“陛下天恩,臣粉身碎骨難報,當視死如歸,奮勇向前,報效朝廷。”
熙豐帝點點頭,道“李卿,脅藩之策進展如何”
李猛躬身道“回皇上,各要害地方將士已經調動布置到位,根據錦衣衛、東廠的情報,凡和藩王關系密切的將領皆已升遷調離。
大批糧草軍餉已運出,軍中士氣高漲,皆愿為朝廷效死。”
“諸位愛卿,國朝已太平了百年,能否再太平百年,就在此一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