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師太說了,前后的法事也罷了,最緊要的是禳星祈福之事,每晚必得讓所有與煥兒血脈相關者到場虔心祈禱一個時辰,方能感動上天,保佑煥兒早日托生到我肚子里。”王妃道。
遼王眉頭微皺,道“我也得去”他本不信這些怪力亂神之事,聽說這么麻煩,便有些不耐。
王妃看了他一眼,道“師太說了,你是他老子,心里想著他便好,教你去磕頭,反而損了煥兒的福祉。”
遼王松了口氣,道“嗯,就這么辦罷。讓他們姊妹兄弟們伺候就行了,一切憑你吩咐。”
王妃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想了想,告誡道“你歲數也不小了,這些日子好生保養著,等完了法事,把雨露都給我,咱們煥兒也好早些回來。
你也別想著府里的狐媚子們,我已下了嚴令,誰敢壞我大事,打爛了喂狗,看誰敢纏你。”
遼王苦著臉道“好好,都依你。”
至后日傍晚,大批和尚道士尼姑手持法器,魚貫進入王府,在眾管家帶領下,各尋地方擺開陣仗,燒香誦經打醮,一時王府內梵唱大作,樂器齊鳴,香煙彌漫,彷如佛國仙境。
眾王府親衛不敢懈怠,挨個搜了和尚、道士的身,又命數十婆子媳婦搜檢了眾尼姑,無誤后方才放人進去。
賈琮早有預料,與王進、柳湘蓮并數十好手扮成道士,混在其中,各人手持拂塵,掐著手印,嘴里稀里糊涂混念著經文濫竽充數,因天色昏暗,眾人又化了妝,掩去了兇悍之色,倒也沒露出馬腳。
遼王四處看了看,最后走到王妃寢殿外,見空地上現搭建的三層祭臺上插著各色兵器,足有數十樣,眉頭微皺,道“怎么禳星祈福還擺放兵器”
旁邊正在觀禮的王妃淡淡道“你呀,真是少見多怪,堂堂王爺,統御百萬軍民,難道還怕幾件兵器不成
方才摘星觀的白云道長已與我說過了,他和凈空師太、玄心大師合演先天神數,算到煥兒來世定成一代名將。
今夜恰好又是天帝出巡,神將護衛,正好以兵戈之氣直達上天,以求上應天相,照耀煥兒所屬將星。”
遼王還未說話,一旁白云道長稽首道“王妃娘娘所言極是,今夜最為關鍵。
貧道與諸位同門擺下九九同心歸元大陣,又以七七四十九柄兵器按大衍之數排布,加之王府諸位貴人虔心祈禳。
憑借修行之力、兵戈之氣、血脈之情,三者合一,方可直達上天,禳除兇星,護佑世子英靈回歸。”
王妃聽得目泛異彩,連連點頭。
遼王也被他一套專業術語整的暈頭轉向,雖覺得有些古怪,只當這些道士故意整大了陣仗想騙錢,因頷首道“有勞道長了,事后本王自有重謝。”
白云道長相貌清癯,長須飄動,頗有些仙風道骨,拂塵一擺,道“王爺言重了,貧道方外之人,此來只因王妃舐犢情深,并不為錢財外物。”
王妃道“仙長超凡脫俗,自看不上黃白之物,只是我等深受大恩,若不供奉,心中何安”
白云道長道“王妃娘娘宅心仁厚,此乃福報。若有酬謝之心,貧道竊以為不如廣開粥廠,賑濟貧民,亦是一番功果,比之賜予貧道等人豈不更好”
王妃點頭道“仙長不愧為得道高人,就依仙長所言。”
“貧道替饑寒之家謝娘娘恩德。”
“道長過譽了。”
遼王見沒自己什么事兒,忙尋了個由頭出來,剛到內書房門口,正碰到六子孫煐過來。
“孩兒見過父王。”
“嗯。今夜替你大哥祈福,不許心猿意馬,定要嚴謹恭肅。”遼王淡淡道。
“是,孩兒自當全心全意為大哥祈禱。”孫煐忙躬身答應。
“去罷。”遼王擺擺手,正要進書房,卻被孫煐叫住。
“父王,孩兒有一事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