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派人傳訊,說定國公已誅殺了遼王,并不血刃平定了遼東,已押著遼王府家眷并一干將校返京。
方才聽人來報,說定國公已飛馬進京,想來是迫不及待為皇上報捷來了。”
段準、霍鵬、顧濤等人忙躬身道“陛下洪福齊天,天威浩蕩,宵小叛逆彈指可定,真乃國朝是福也。”
熙豐帝捻須笑道“此乃眾卿群策群力之功,朕豈能掠美你們說,賈琮這小子又立下大功,如何獎賞”
關浦心中一動,忙出班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削藩方興未艾,雖削了遼藩,還剩諸藩,即便要賞也應等諸藩平定后再賞不遲。
且定國公年未弱冠,已封國公貴爵、居左都督尊位,不宜再加恩賞,免生驕橫跋扈、恃功自傲之心,反倒失了陛下激勵鞭策之意。”
江風點頭道“臣附議,寶劍鋒從磨礪出,如今定國公鋒芒畢露,正該磨礪,不宜輕賞。”
熙豐帝看向新黨眾人,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霍鵬、董儀等新黨大佬互相看了看,都不敢輕易開口,如今賈琮小小年紀已位極人臣,再加怎么加
總不能封王,即便今上有封王之心,也沒位置,四大異姓王都是滿的。
何況賈琮如今已是朝堂巨擘,再加恩是禍非福。
顧濤和賈琮有些交情,開口道“臣以為關、江二位中堂所言甚是,圣上對定國公素來恩遇有加,如今大事未定,竊以為倒不便再加封賞,以免國公驕傲自滿,失了銳意進取之心。”
熙豐帝緩緩點頭,又看向段準。
段準明白今上的意思,緩緩道“臣以為定國公正是得用之時,還宜多加磨煉,若有恩典留待將來罷。”
他明白皇帝的意思,這么說暗指賈琮如今還有用,還沒到兔死狗烹的時候。
“既然元輔和諸位愛卿都這么說,朕自當從善如流。”
“吾皇圣明。”眾人忙躬身道。
殿外侍立的戴權見溫振捧了個匣子過來,問明來由后,陰鷙一笑,轉身進去稟道“啟奏皇上,錦衣衛南鎮撫使溫振求見。”
“何事”
“說是為遼王一事,特地進宮面稟圣上。”
熙豐帝眉頭微皺,淡淡道“宣。”
“宣溫振覲見”
溫振低頭快步進去,行禮畢,道“啟奏陛下,賈指揮使因舟車勞頓,天氣嚴寒,回京后便體力不支病倒了,因怕陛下牽掛遼東之事,特命臣進宮稟告。”說完呈上遼王人頭和奏折。
熙豐帝道“哦病倒了方才聽說賈琮飛馬馳回京中,怎么忽然就病了來人,派太醫去看看他。”
戴權忙答應了一聲。
溫振硬著頭皮道“回陛下,賈指揮使本想親自進宮面稟,想來身子實在支撐不住,方才命臣代為面君。
此外,遼王府一干家眷并親信將領皆已帶回京中,如何處置,請皇上訓示。”
被他岔開話題,熙豐帝倒也沒深究,細細看了奏折,道“賜綢緞百匹、金百錠,著忠信郡王代朕善加撫慰,待他們一家安頓下來,朕再召見。
遼王雖罪在不赦,不過朕念及遼王一脈百年來鎮守遼東的功績,著其六子煐原爵承襲。
至于其一干部將,心懷忠義,朕心甚慰,殊可嘉獎,著五軍都督府看著安插罷。”
“是,微臣領旨。”溫振道。
打發了溫振,熙豐帝笑道“諸位愛卿,遼王已平,接下來如何”
霍鵬笑道“可使人將此事邸報急送諸藩,并傳召幽王、冀王,著其返京居住,其爵位封地由其世子承襲,想來其會體諒圣意。”
眾人皆笑著稱是,有了遼王的前車之鑒,薊州鎮、宣府鎮應有八分把握可傳檄而定,若能一舉拿下三鎮,其余諸藩自然懾服。
熙豐帝微笑點頭,此時火候也到了,因說道“便如此罷,軍機處速速擬旨。”
“是。”
看著六位大學士離開,戴權再次溜進養心殿。
“可是有什么事”熙豐帝淡淡道。
“回皇上,奴才方才得到消息,說步軍統領衙門、五城兵馬司數萬人馬傾巢而出,在都中大肆索人,尋一個什么葉先生”戴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