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想要全面探知某一個廣闊空間的信息,那么吸氣的節奏,就必須要細膩而又綿長。
林朔記得自己六歲的時候,在一片山林里,自己父親曾對自己說過:
“小朔別著急,靜下來心來,呼吸放慢、放長。”
“你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因為風,會帶來遠方的消息。”
這是一向聒噪的父親,在自己耳邊難得的抒情時刻,所以這段話林朔記得很牢。
以至于他成年以后,每次施展出這種手段,都會想起來。
同時他也會想起來,父親去世,已經六年了。
鉤蛇雖已伏誅,但幕后之人尚未找到。
大仇未報。
……
這些事情,只是林朔腦中的一個念頭,一閃而逝。
而隨著綿長的呼吸節奏,鼻腔里正不斷涌入一些非常少量的氣味因子。
山石的粉末、草木的氣息、鮮血的腥氣……
這些信息,不斷地被林朔提取,在腦海中變成一副模糊的圖景。
物體氣味因子的散發,遠不如聲波反射那么穩定,因此“聞風”在整體圖景的清晰度上,不如“聽山”。
但“聞風”的優勢就在于,它有更多的細節。
“聽山”只能知道東西什么形狀,而“聞風”則能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
所以從情報價值而言,兩家的絕技是各有優勢的。
在山石的縫隙后站了大概一分鐘左右,林朔睜開了雙眼,對里面的情況大致有數了。
“行了,回去吧。”林朔睜開了眼睛,掉頭就走。
“啊?”魏行山有些反應不過來,“就這么回去啦?”
“師傅說什么就是什么,師兄,我們走吧。”周令時拍了拍魏行山的肩膀,也掉頭就走。
魏行山在山石前愣了一小會兒,這才邁步追上了林朔:“老林,出發前咱起了那么大的范兒,一副不誅雪人誓不還的樣子,就這么空著手回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是啊,我也覺得不太好。”林朔點點頭。
“那咱回去干它啊,石頭都挪開了,這不是就差最后一哆嗦了嗎?”魏行山問道。
“嗯,有道理。”林朔一邊往前走一邊說道,“行,那你這個開山大弟子,就回去哆嗦那一下子,我和周令時,在山洞外等你。”
“大師兄啊,我勸你別去。”周令時說道,“我周令時能入林家門墻當個二徒弟,已經很知足了,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結果沒出一天,我忽然又成開山大弟子了,這怎么好意思呢?”
“你這話我怎么聽不懂啊?”魏行山白了周令時一眼,“你怎么就成開山大弟子了,咱不是要講個先來后到嗎?”
“大師兄,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不就成了開山大弟子了嗎?”周令時說道。
“你小子這是虎狼之詞啊!”魏行山叫道,“老林你也不管管?”
“管什么啊?人家說得又沒錯。”林朔搖了搖頭。
“我的師兄啊。”周令時說道,“你還不明白嗎,師傅既然叫咱們撤,這就說明這塊石頭后面,咱是去不得的。你要是冒冒然闖進去,得,我周令時真是洪福齊天,這就成開山大弟子了。您放心,以后每逢初一十五,我肯定不會忘了給您上香。”
“我可去你的吧!”魏行山罵了一句,隨后說道,“老林,那你說說唄,怎么回事兒,為什么咱不進去。”
“我剛才聞到了十六種氣味。”林朔說道,“不過其他的不重要,關鍵是三樣東西。
分別是山石、草木、血液。老魏,你自己分析分析,這算是開卷考了,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