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家主母在做這個安排的時候,同一時間,林家男人站在悍馬車頂,手持追爺戰意高昂。
事到臨頭,林朔已經顧不上這么多了。
地底下到底是什么東西,只要出來,那就立決生死。
車里扶著方向盤的大姨子,人容易發神經,可不發神經的時候還是挺靠譜的。
有這么會兒適應下來,車子性能已經被她掌握了。
這會兒她腳下踩了個半離合,發動機動力吃得很好,在車速很低的情況下,車廂很穩定,幾乎沒有抖動。
于此同時,發動機噪音也控制下來了。
音量還是差不多,但本身很平穩,從忽高忽低的噪音,變成了一道平穩的背景音,這就相對有利于監聽地下的突發情況。
此時坐在駕駛室里的蘇冬冬,也是全神貫注。
她閉上了眼睛。
在蘇家人的感知中,整個世界并不是尋常人感知的模樣。
蘇念秋如此,蘇冬冬也是如此。
在普通人耳朵里,聲音只是聲音,是一種輔助的感知手段,中樞神經判斷信息的優先級不如視覺,甚至還不如觸覺。
這就是所謂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而當代碩果僅存的兩位蘇家傳人,不一樣。
她們首先是聽覺感知,然后是觸覺感知,之后才是視覺感知,優先級跟常人是相反的。
在她們的耳朵里,聲音,意味著很多。
聲音的音質,能表達聲源的材質。
聲音的震蕩,能表達聲音傳播的媒介物質。
聲音的反射,能表達聲音傳播的空間輪廓,以及該空間內所有物體的表面細節。
這些常人不得而知的信息,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海,足以在她們的腦海中構成一個完整的圖景。
蘇冬冬此時閉目操控著車輛,側耳傾聽。
她已經得知,獵門謀主的判斷,是正確的。
地底下確實有東西,因為下面有空間。
這個空間很大,而且很曲折,細節非常多,似是一座立體空間的地下城市。
如此多的空間細節,這就導致此刻她腦海中的圖景,是比較模糊的。
她知道這點自己不如妹妹蘇念秋,妹妹煉神,算力更強,能處理這么多的臨時信息,而自己做不到。
但從預先得知攻擊而言,她目前的感知夠用了。
因為從這些空間細節可以得知,東西的體型并不龐大,個體不少,似是一個種群。
那種可以擊落武裝直升機的攻擊,就體型而言,應該不是其中一個個體可以做到的。
它們應該有群體合作。
作為一個刺客組織的首領,蘇冬冬明白團隊合作的效果,并不會比強悍個體的單體攻擊效果差。
可是合作的效率,肯定不如個體行動效率高。
這就意味著,在攻擊發起之前,它們需要進行準備,會產生一個過程。
而這個過程中表達的各種聲音信息,肯定跟它們日常生活有所不同。
自己只要能把握到這點不同,就能提前預知攻擊,給車廂上面嚴陣以待的林朔提供預警,同時給自己爭取到一個逃生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