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說那也是建立在實驗觀測之上的規律總結,基本邏輯得自洽。”苗光啟說道,“目前我們人類生物學的建立,是基于對我們這一支生物演化支上的研究發現。我們這一支演化支,往上倒幾十億年,祖宗叫做‘露卡’,聽說過嗎?”
曹余生搖了搖頭,然后說道:“我知道‘露西’。”
“露西那是東非古人類,人類祖先。”苗光啟說道,“我說得是‘露卡’,這是一種巖石細胞。”
“巖石細胞?”
“對,目前關于生命起源的假說有很多,可在我看來目前最合理的,就是海底黑煙囪。”苗光啟說道,“在太平洋中部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附近,海底有一道裂谷,裂谷底部就有這種黑煙囪。
所謂的黑煙囪,實際上是處于海底的火山口。
黑煙囪上面冒著的滾滾黑煙,就是火山內部的硫化物被擠壓到高壓海水中形成的景象。
跟地面上由陽光供能的生態系統不一樣,這是一個純粹由地熱供能的生態系統。
那些硫化物,就是周圍生命的養分。
而海底火山噴發出來的物質被高壓海水冷卻,瞬間凝固成一種疏松的物質,其中布滿了直徑不到一百微米的小腔隙。
這個孔徑大小,大致于相當于一個細胞。
基于以上觀測結果,就有了海底黑煙囪的生物起源假說。
在四十多億年前,地球還是一片汪洋,海底有無數這樣的黑煙囪。
有些火山的噴發物帶強烈的堿性,海水往往呈酸性。
在酸堿之間,隔了一層能緩慢滲透物資的巖層,這就讓酸堿中和反應帶來的能量,得到了有序釋放。
這種細膩的化學能量,就在那些煙囪石壁的小腔隙里催生出了有機物。
隨后在漫長的歲月和數以億計的巖石細胞環境中,rna、dna先后被合成,開始自我復制并且擴散,我們的祖先‘露卡’誕生了。
直到現在,我們人類代謝的核心化學反應‘三羧酸循環’所依賴的能量形式,就是這種細膩的酸堿中和反應。
這既是我們這支演化支最底層的配置,在老祖宗還是巖石細胞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也是我們人類本身動用能量的上限,酸堿中和反應帶來的化學能,所謂人間修力盡頭,這就是終極桎梏。”
“嚯,第一次聽說。”曹余生搖了搖頭,“那然后呢?你們現在遇上的問題是什么?”
苗光啟沒搭理曹余生,自顧自地繼續往下說道:“露卡誕生之后,先后產生了兩支后代。
其中一個叫做古菌,另一種叫做真細菌。
曹胖子,你猜猜看,這兩個哪一個是我們的祖先?”
“這聽著怪膈應的。”曹余生無奈道,“進化論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人類的祖先是只猴兒也就算了,說到最后祖宗干脆變成細菌了,這讓人在感情上受不了。”
“憑什么看不起細菌啊?”苗光啟說道,“你爹媽生你之前,你的兩個部分一小半在你爹那兒一大半在你媽那兒,尺寸也沒比細菌大多少。”
“嗐。”曹余生甩了甩手,“反正聽名字,古菌嘛,有個‘古’字,那是老黃歷的意思,能夠排除,咱應該是真細菌的后代吧?”
“沒錯。”苗光啟說道,“那你知道古菌和真細菌的區別在哪兒嗎?”
“這我上哪兒知道去。”曹余生搖頭道。
苗光啟拿起了筷子,對何子鴻說道:“飯菜都凉了,我先吃飯,老何你接著說?”
“好。”何子鴻這邊已經吃得差不多了,順勢接過了苗光啟的話題,“古菌和真細菌的區別,在于利用光能的分子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