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一聞,林朔就知道她們在哪兒了。
女人愛逛街,哪怕這兒只有三條街她們看樣子都不想放過,結伴出去逛街了,離這兒不遠。
林朔在屋里一看,發現錢袋子在,蘇冬冬和阿爾忒彌斯都沒帶著。
他心想出去逛街哪有不花錢的,于是就帶著錢袋子出門了,打算給夫人送過去。
人走到大街上,林朔也不著急,慢慢走著,東看看西看看,發現這地方其實還不錯。
小雖然小一些,不過小鎮有小鎮的風情。
建筑布局肯定是不科學的,小巷弄堂七彎八繞。
不過這兒挑一紅燈籠,那兒掛一串臘肉,青苔鋪在石板上,門環上有銅綠。
人步入其中,就能感覺到生活氣息很濃郁,挺有意思的。
順著氣味,林朔知道蘇冬冬和阿爾忒彌斯就在隔壁街一家胭脂鋪。
胭脂水粉的香味,都快把她們身上氣味蓋過去了。
而自己能聞到蘇冬冬的氣味,蘇冬冬肯定也聽到自己的腳步聲了。
夫妻倆有這能耐,不用見面就知道對方在附近。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股異香鉆入林朔鼻子,林朔人一下子就站住了。
這是肉香,鹵的。
獵門總魁首平時也沒啥其他愛好,就好一口吃的。
吃對他來說分兩種,一種是像獅鷲肉這樣的,包括之前家里的烤牛肉,主要填肚子用,滋味能下咽就行,不那么講究。
而他真正愛好,是另外一種,跟食量無關,那是小滋味,得細細品,比如就著紹興花雕酒吃東海的海鮮。
現在這一鼻子肉香進來,林朔肚子里的饞蟲就被勾出來了。
鹵料配得相當好,而且有一些香料應該是這兒的特產,林朔之前沒聞到過。
更稀奇的是肉本身的香味,這種肉的氣味,有點像驢肉,可應該不是驢,好像更鮮美。
氣味分辨到這兒,林朔也已經找到地方了。
就在這個巷子口,外面掛著一個木頭招牌,上面寫著“伏龍面館”。
蘇冬冬應該知道自己在這兒,也聽得到自己腰間錢袋子咣當咣當的金幣響,要花錢了自然會找過來。
于是林朔決定吃碗面再說。
走到近前,林朔發現店面不大,也就一間門臉,總共三張醬色的木桌子,坐不了幾個人。
里面已經有人在吃面了,剛才林朔聞到的香味,就是從這人的碗里散出來的。
這會兒香味已經沒有了,因為他正捧著碗喝面湯呢,原本面條上面蓋著的肉,已經吃完了。
而這人面前的桌子上,擺著一個漆器餐盒,密封看樣子還挺好,里面什么味兒林朔聞不到。
于是林朔就明白了,剛才那股子肉香,并不是店家賣得貨,而是這人自帶的,就在這個餐盒里面,吃面的時候拿出來加上去的。
店家本身賣得是素湯面,一把蔥花三滴香油,壓根就沒肉。
獵門總魁首嘬了個牙花子,心想這事兒鬧得,得了,那就不吃了,給媳婦送錢去。
林朔剛提步要走,里面吃面的人把碗放下了。
這是個方頭大耳的中年男子,一對招風耳,耳垂都快耷拉到肩膀上了。
這是奇人異相,林朔于是就多看了一眼,當然只是用眼睛看,神念沒探出去。
大西洲修行人很多,用神念探別人這就等同于窺視別人修為,不是要動手就沒必要這么做,顯得不禮貌。
林朔打量這男人的時候,男人也在看林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