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進一聽就笑了:“叔你蒙我。”
“我蒙你什么了?”
“您這不是眼里有活兒,而是鼻子里有活兒。”章進說道,“您聞到什么了吧?”
“倒是不笨。”林朔笑了笑。
很快,叔侄倆就走到一塊空地邊上,這空地旁邊就是公路,空地里推著各種各樣的物資,有食物、純凈水、帳篷、還有各類建材。
幾個荷槍實彈的維和部隊士兵守著這些東西,周圍難民不敢靠近。
“明白了。”章進一拍大腿,“您這是要劫富濟貧,把物資搶出來發給難民。”
“對。”林朔點點頭:“你去搶吧。”
“叔,我逗你玩兒呢。”
“我沒跟你逗著玩。”林朔白了自己侄子一眼。
說完,林朔跟幾個違和士兵亮了身份打了招呼,這就開始忙上了。
食物、純凈水、帳篷這些東西他沒管,而是跟一大堆建材較上勁兒了。
畢竟林家傳人其他生活技能也半生不熟的,有點拿不出手,也就一手木匠活兒還不錯,只要是材料擱在手里,就能想辦法做出來實用的家具。
帳篷里能用上的家具,其實很有限,大個兒的肯定不行,床人家也不需要,所以只能做做小板凳矮桌子什么。
木匠活的工具,這兒就有,雖然不是華夏那一套傳統的家伙什兒,刨子墨斗什么的,可也湊合能用。
于是林朔干活兒,章進給他打打下手,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雖說在難民面前不能展示修為能耐,不過叔侄倆至少能做到手腳麻利,一張桌子配四個板凳,一下午他們做出來十套。
這活兒不算少了,可對這五萬多難民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只能算是盡一些心意。
就在兩人打算收工回營地的時候,這里的負責人聶博藝終于找到他們了。
這人林朔現在得管他叫舅舅,畢竟這是外婆云碧華的干兒子。
雙方見禮之后,這位干舅舅一臉為難,搞得林朔心里七上八下的。
“是不是板凳做得不好?”林朔輕聲問道,“或者不實用?”
“不是板凳的事兒。”聶博藝四十多歲,身材精瘦,草帽下的臉色很凝重,“總魁首,您來得正好,我正想跟上面匯報一個突發情況。”
“什么突發情況?”
“今天下午,南蘇丹那邊,有個三萬人規模難民團,通過無線電跟我們聯系上了,說是被圍困了,需要救援。”聶博藝說道。
“消息可靠嗎?”章進問道。
“可靠不可靠的,我還真說不準,只能讓總魁首親自定奪。”聶博藝說道,“不過我們獵門中人在非洲有無線電通訊暗號,對方對得上。”
“其中還有獵門中人?”林朔問道,“誰?”
“根據身份識別暗碼,是遲向榮。”聶博藝介紹道,“他原來是傅明亮的副手,也是個九境中人,五年前他深入非洲大草原營救難民的時候,跟我們失聯了,我們一直認為他已經陣亡了。”
“知道了。”林朔點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