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不可明,而是難以敘述。
天道高遠,大道磅礴。
只是參悟一條“道”的一鱗半爪,怎么去敘說
仿佛盲人去摸一條蛟龍。
摸到龍角的說蛟龍是鹿,摸到龍爪的說蛟龍是大鳥,摸到到龍軀的卻說蛟龍是條巨蟒
這都對,卻都不對。
講道,必須要對道有一定的高度,才有資格講道。
仙人講道比元神道人講道強上百倍前輩,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仙人至少掌握了一條道。
掌握了一條完整的道,才算是有講道的資格,可以比較客觀比較全面的描繪這一條道。
便是這樣,單純用語言敘述“道”也顯得非常的蒼白。
所以紅槿圣女的講道,是語言描述的同時,然后用法術來演示他的道。
“枯木之道,乃是五行之中木行類。”
“木行,最重生機,青葉蘊含生機,生機繁衍萬物。”
“可枯木本為青木,參悟時需要感受生機寂滅,可也難免有鋒芒。”
“鋒芒,利用的好可以殺敵,利用不好卻是傷己。”
“”
一邊說著,她身邊同時有兩顆種子開始蔓延發展,化作兩顆懸浮在半空中的小樹。
然而樹木迅速的生長,化作撐天大樹。
可轉眼間,葉片枯黃,樹木老朽,化作飛灰。
紀一川微微頷首,略有所思。
他對道的參悟很高,有風行,有水行,有乾坤,有生死,甚至他對火行都稍有些參悟。
但是其中并不包括木行類的道。
不過此刻,他卻是心有所關。
木,雖然屬于五行,但是與“生機”的關系極大。
綠色的,發芽的,抽穗的。總是會被人看作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這枯木之道,更是木行類道中的異類,有一絲生死轉換的味道在里面。
青葉枯黃,是為枯木。
可枯木入泥土,卻又再度成為新芽的生機。
已然在“生機大道”上參悟極深的紀一川,在對道的參悟上也算得上高屋建瓴。
雖然不至于如一些傳說中的妖孽一樣,一夜就悟透一條道那么夸張。
但是看紅槿圣女的講道,在極短的時間內參悟踏入道之真意的境界卻是不難。
然而當初打上雪龍山時,紀一川的境界已經是三十萬年散仙的級數,如今的境界更高一籌。
他現在的感悟程度,便是再參悟出一門“道之域境”也沒有任何作用
至少得多參悟出一條完整的道,爾后以適合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招式中,方才能讓他的實力提升少許。
“這枯木之道的確是有些意思。我所參悟的回春秘本中就有一式春木枯榮,便是可以以青木之道或者枯榮之道入門參悟的。
紀一川心念轉動,也細細的聽起這參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