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小聽著將軍年輕時的事跡長大,所以印象中,將軍年輕時非常驍勇善戰,戰無不勝。
但在他們心中,將軍的輝煌已經過去,無論多么輝煌的事情,都已經成為歷史。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向前看。
這個士兵覺得將軍如此狹隘,根本不聽別人的意見,肯定成不了大氣候。
但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在大櫻花帝國,最底層的小士兵根本沒有發言權。
于是,他只能默默退后一步,同時用通訊器給別人發消息:“我今天可能就要葬身在這片海域了。記住,以后如果有機會的話,離開大櫻花帝國,去華夏。華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國度,如果你去的話,肯定能在那里獲得很好的生活。到時候如果能找到我的骨灰的話,帶我一同去吧。”
既然選擇了踏上這次戰爭的旅途,就意味著他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其實,他參加這次戰爭的目的就是能夠去往華夏國,他從小就向往華夏的生活。
然而現在,這個愿望可能永遠都實現不了了。
或許從一開始,他的出發點就是錯的。
他想永遠留在華夏,并不只有侵占華夏這一個方法。
然而,現在他已經沒有機會去實踐別的可能性了。
他有預感,在這次將軍的帶領下,他們的軍隊肯定會全軍覆沒。
到時候,只希望陸婉能夠接到自己的信息,然后完成他們夫妻二人共同的愿望。
松野正元此刻還不知道他船上的士兵腦子里都在想什么,他現在一心都落在海面上的那個人身上。
秦天此刻已經掉在了海面上,正在海上掙扎。
這是在深海領域,不管多會游泳的人到了這個地方也游不回岸邊。
現在兩方軍隊正在僵持,華夏這邊就只有他一個人,沒有人去救他的話,他肯定就死定了。
松野正元現在還不敢貿然前去說話,心里一直在犯嘀咕:“他明明在那個浪花上站得好好的,為什么會突然落下來?這里面會不會有什么陰謀?”
雖然他也覺得這個事情像個陰謀,但是為了絕對的權威,在自己的軍隊面前,他是斷然不敢說這個想法的。
他只能把這個想法在腦子里想一想,然后再用自己年邁的、并不靈活的腦子想一下這個事情的前因后果。
好像是因為自己要反過來攻打華夏,這個人才會從浪花上落下來。
難道說他站在浪花上是為了嚇唬大櫻花帝國的士兵?
松野正元覺得那會兒船上士兵說的話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哪有人可以用針殺人的?
就算是真的有的話,拿針要想殺人的話,那得要多么長的針,或者說到多么近的距離呀。
而秦天那會兒就站在將近十米高的浪花上,如果說離著他們那么遠的距離,他可以用針殺人的話,那么秦天還會像今天那樣默默無聞嗎?
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打贏了好多場戰爭,就被大家傳成了神話。
而這個叫做秦天的人,年紀輕輕如果可以用針和所謂的刀殺人的話,那么他的名氣一定會比當年的自己更大。
不可能,在國際上沒有人聽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