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把格萊姆村排除在外后,格萊姆村和清風堡之間的一大片空地,也可以被排除在外。
堡壘的修建費用,頓時就小了許多。
金幣依舊是20000,木頭少了2000單位,石頭少了6000單位,工時少了200小時。
但這還不夠,之前的清風鎮,規劃的還是不太好。
徐來離開之前,雖然大致分了幾個區,但是這些區域里面還是建造的亂七八糟。
幸運的是,之前的清風鎮,現在的清風堡,沒有任何一個建筑是自己建造的。
也就是說,這些建筑全都受到城堡之心的控制,包括連接各個建筑物之間的過道,都是可以被徐來調整的。
當然,這種調整也不是沒有代價,比如調整過的建筑物需要重新規劃道路,需要花費額外的金錢。
清風鎮的道路,只是普通的石板路,是帝國陣營的優勢地形,建造的費用極低。
筑堡之前,徐來開始了對整個城鎮的大調整。
布局和之前的依然沒有什么不同,不過中心點不再是內政廳所在的位置,而是移動到了天鵝湖中。
事實上,徐來的勢力范圍是以城堡之心為圓心的,但是城鎮建筑卻并不需要以此為中心。
中心點移動,當然不是把城堡之心埋進天鵝湖里去,而是代表徐來要把鎮廣場往西的大部分建筑移走。
像之前那般簡單劃分幾個區,然后把相應的建筑往里面一扔,既不美觀也不實用。
彎彎繞繞太多,反而要增加道路,增加城墻距離。
因此,在新的布局上,徐來借用華夏建造城市的思想,采用四方結構。
也就是說,徐來要把新的城市建筑成一個正方形,不過他后來為了能更加節省石料,又把南北兩個方向往內壓縮了一點,變成了一個長方形。
在徐來的規劃中,最外面的長方形,就是堡壘所的城墻。
而內部,則依舊要劃分出許多個不同的長方形。
他首先以天鵝湖的南北兩側為上邊和下邊,以鎮廣場的最西側為左邊,再以高級訓練場的最東側為右邊,劃了一個最大的長方形。
然后這個長方形與堡壘最北邊的城墻,大概還有幾十米到上百米的間距,徐來把所有城鎮里的民房都移動到了這里。
其次是大長方形的左邊和最西邊的城墻,徐來也留下了幾十米的間隙,并把包括鐵匠鋪,雜貨鋪在內的所有商鋪都移動到了這里。
這里就是以后的主要街道,上聯住宅區,中接莊園,鎮廣場以及廣場下的教堂,下面則接著宅院區。
沒錯,徐來把住宅區分成了兩份,把所有的宅院放到了教堂的南面,主要供魏義宏,塔汗,顏風他們休息。
徐來本意并不想搞什么權貴區,平民區。
雖然已經在努力適應,但他還是不太能夠接受把人區分等級。
可事實上是,難民人多嘴雜,家無余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