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說的那些,只能算是補償,補償清風城所有人在這場戰斗之中蒙受的損失。
接下來要公布的,才是需要犒勞軍民,論功行賞的部份。
依舊是從民開始,所有為這場戰斗幫助的居民。
無論是退役士兵站上城頭的,還是拆除自家房子給投石車彈藥的,亦或者只是配合治安隊,為城墻上的戰士輸送彈藥,輸送食物的。
這些人,統一分成兩個級別進行犒賞。
征召來的,全部按照10金幣一人進行賞賜,主動報名,自愿加入的,則按照30100金幣一人的金額進行賞賜。
徐來分成兩部分,是為了讓全城的人看到,只要愿意跟著他徐來,愿意幫助他徐來的,他都將數倍的反饋給他們。
這筆賞賜,是鬧出矛盾最多的,多到徐來不得不讓簡元帶上偵查隊,讓烏爾多拉帶上護衛隊,一起出去維持秩序。
沒辦法,干的是一樣的活,卻因為主動和被動的關系,到手的賞賜比別人足足少了310倍,換了誰也接受不了。
還有些人,可能原本也是想自愿報名的,只是開口晚了幾秒,或者行動上慢了一些,就被征召了過去。
但即便他們再不滿,徐來也不打算更改自己的命令,甚至等亞倫空下來之后,還要好好跟他討論一下監察事宜。
現在的清風城,已經不再是清風村,清風鎮,甚至是清風堡那樣小打小鬧的地盤。
經過蘇雅的擴建后,清風城的面積比之清風堡,大了數倍有余。
因為沒有實際測量過,所以具體的數據徐來也不清楚,但估摸著占地應該在1平方公里以內。
徐來的清風城,是一座長方形的城市,朝東和朝西的兩面短一些。
以前只有兩三百米,擴建之后,應該有個5,600米左右的長度。
朝南和朝北的兩面,長度比較長,肯定是超過了1000米的。
就算都按估測的最短程度算,清風城也有50萬平方米,也就是05平方公里。
小是小了點,別說和現代那種無邊界城市相比,就是頑石堡之類的堡壘,也能和清風城一較高下了。
但那是蘇雅在材料短缺的情況下,無奈的選擇。
再說,哪怕算上格萊姆鎮,整個清風城都沒有2000戶人口,登記在冊的定居人口不過是6000多一點,這還得多虧徐來之前送來的人。
流浪人口和長期駐留人口全加一起,堪堪能夠湊到個7,8000左右,連上萬人都沒到。
也正是人口的短缺,所以蘇雅一直秉承徐來的意圖,不斷招募流民,開放城市,互通商隊。
這樣的做法,雖然把清風城的名聲傳播了出去,也經常會有人來投奔,但也難免會混進來別有意圖之人。
所謂恩威并濟,如果只有恩而沒有威,別人就會覺得你軟弱可欺。
而只有威沒有恩的話,整個人就會顯得很冷漠,讓別人自然而然的疏遠你。
像今天這種,有人會因為所得比別人少而不滿,甚至鬧事,就是徐來平時的恩給的太多,失去了威信。
對普通人,徐來向來都是盡量不虧待,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顧他們。
因為徐來也是普通人出身,因緣際會才有了今天這番際遇,所以從來不去為難底層人民。
可這一次,徐來不能再忍了,本來就是額外的賞賜,給多給少都要有意見的話,那就干脆收回好了。
不管是誰,只要鬧事就收回賞賜,糾紛幾乎是瞬息之間就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