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既然大家也都有更深遠的想法,我就說一說我的想法。
咱們一個騎士的封地,正常是一個莊園,一個莊園大約有多少土地和人口?”
徐來說話間,瞄向席外的記錄員,也是吉米的兒子,吉隆·馬泰爾。
“陛下,一個普通的莊園,規模一般三分之一村莊大小,大約20戶左右的人口。”
說話的是吉隆,且在場的人不是貴族就是城主,多少也能做到心里有數。
“我給大家算一筆帳,20戶家庭,我就算他是100人口,且都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口。
那么按照農莊的生產效率,5名農民24小時不間斷工作,可以生產100單位的糧食。
100人不間斷則是2000單位糧食每天。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就按每戶每天都做滿12小時算,則是一個莊園一天能生產1000單位糧食。
一個月,則是3萬單位的糧食,按照之前的7成稅算,則是2萬1千單位。
但即便收7成,騎士最多也就拿3成,也就是9000單位糧食一個月。
就這,還要風調雨順,家家戶戶都有至少5個勞動力,不能生病,不能偷懶。
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這些條件,一個都達不成。”
農戶們要是每個月能給自己留下9000單位的糧食,別說交7成,就是交8成也勉強能活。
畢竟即便是6000單位的糧食,100人每人每天還能分2單位食物呢。
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招募農民都做不到,因為招募出來的農民也還會生病呢。
且生老病死,每個人的工作效率是不同的,體力分配也不可能跟招募農民那么精準。
一個農莊,別說每月生產3萬單位的糧食,就是一半,騎士們也能開心死。
“但是,按照我的設想,一個騎士爵位,每月可以從他名下的農莊,獲取一成的稅入,也就是3000單位的食物。
并且,這3000單位糧食,無論天氣如何,土地是否干涸,農民是否賣力,莊園是否遭遇劫掠。
只要擁有騎士的爵位,每個月就是什么都不干,也能獲得3000單位的食物。
同時,騎士們還可以按照當時的糧價,直接換成現金。
當然,不止是騎士,其他爵位也都一樣,每一等爵位都會獲得一個相應范圍內的待遇,旱澇保收。”
徐來話一說完,立刻有人驚呼道:“這,有這么好的事?”
土著們似乎都不敢相信,但是駱明儒他們互相看一眼,就知道徐來說的是什么,無非就是食邑制度而已。
這個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光領錢,不干活。
無論你食邑多少戶,都只能拿這些戶的收入,而不能去管理和影響這些人。
果然,徐來接著就道:
“當然有,不過拿到這些收入的所有貴族,都不能再插手領地內的任何具體事務。
這些事務,將交由具體的事務官進行管理,同時事務官也將由城市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作為薪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