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的風浪不算很大,但艦船飄在江面上,依舊感覺有些搖搖晃晃的。
直到羅蘭德帶著親衛騎士,吉賽爾帶著幻影射手,艾爾薇帶著天使部隊,以及大量的物資補給運上艦之后,那種搖晃感才輕了許多。
徐來沒有乘坐旗艦寒潭號,但雖然不是旗艦,卻也是同規格的巡洋艦。
只不過他坐的這艘,全都是標準武器,不像寒潭號上的大炮,有好幾座都是附魔過的。
包括彈藥也是,新建造的巡洋艦,徐來沒有一一起名,只是以寒潭號為一號艦,后續則以2號艦開始依次排序。
徐來所坐的,就是2號艦,沒有打旗艦的旗幟以及旗號。
他一個連游泳都不會,沉下江去估計就真的死翹翹的家伙,憑什么去指揮艦隊打水戰。
要不是舍不得自家部隊有所損失,徐來寧可在岸邊觀望,也不愿意登艦。
巡洋艦是比遠洋炮艦更加龐大的艦船,當然,這還是當初那些皇家巨艦的縮小版,為的是更適合在江面行駛。
和寒潭號相比,標準的巡洋艦要稍微小一些,大概只有一百多米長,而寒潭號則超過了120米。
雙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艦首的撞角。
巡洋艦上的撞角,是固定在艦首,長度約七八米的全鋼尖角。
而寒潭號上的撞角,則是經過特殊改造,是足足十幾米長的雙頭撞角。
除此之外,巡洋艦上只是包了一圈鐵皮,而寒潭號上,則是包了一層鋼板。
寒潭號明顯比其他巡洋艦,要胖上一大圈,同樣是滿員的寒潭號,吃水也更深一點。
吃水更深的寒潭號,即便用的是魔法陣提供的動力,速度也比標準的巡洋艦稍慢一些。
不過正好,標配1200員的2號巡洋艦上,徐來只帶了1000人,卻帶了額外的300匹戰馬。
300名圣光騎士加上300匹戰馬,占據的空間和份量,都遠超600人。
徐來這1000人的配置,算是超標,但還沒到極限負荷的程度,對速度稍微有些影響。
偌大的巡洋艦,標配1200人,實際塞滿人的話,3000多人也能走。
就是速度會嚴重下降,補給物資之類的,也帶不了太多,休息的艙室也不夠,即便輪3班休息都不行。
其余的8艘巡洋艦上,負載的除了200名水手之外,剩下的也都是騎士,正好一艘500騎士,500匹戰馬。
徐來帶上這么多騎士,自然是要去對岸的,只是從哪里上下,徐來還沒有想好。
他是第一次登船,旁邊護航的遠洋炮艦,算上高高揚起的風帆,高度都比巡洋艦要矮上一大截。
如此高度之下,徐來也只能放棄了自己登高遠望的計劃。
坐在牢牢固定的船長室里,即便巡洋艦行駛的非常穩當,徐來卻總有搖晃的感覺。
以他現在的體質,暈船這種事,應該是不太可能再發生的。
可畢竟是第一次上艦,總還要有個適應的過程。
在船長室里都難受,更別說爬上高高的瞭望塔,估計上面清風一吹都跟8級地震似的。
相比起來,徐來寧可在有需要的時候,讓艾爾薇抱起自己。
哪怕沒有瞭望塔的加成,視線短一點,形象受損一點也沒關系。
和他不同,同樣是第一次上艦的招募士兵們,就很適應船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