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直接認了出來,伸手:
“快快快,拿過來我看看,這可是寶貝啊……索尼第一代、不是第一代也是前幾代的walkan隨身聽,這在八九十年代,可是屬于王炸一樣的東西!誰要是能戴個這玩意上街,回頭率100%不開玩笑!”
林弦抬手,把那個隨身聽遞給高陽。
這話不假。
林弦依稀記得,在他幼兒園的時候,鄰居的哥哥姐姐們,還是用步步高隨身聽聽磁帶呢。
而張雨倩在九幾年就用上櫻花國原產的walkan了,這家庭條件可見一斑。
然后,他就看到了磁帶盒。
里面放著很多專輯磁帶,劉得華、張雪友……都是一些上世紀港臺歌手,畢竟在張雨倩生活的那個年代,內地音樂還沒有流行起來。
林弦打開透明磁帶盒,看著那些印有時代烙印的舊物:
“現在新時代的孩子們,都不知道磁帶是什么東西了,已經很少見了。”
“那肯定啊。”
高陽繼續擺弄那個walkan隨身聽:
“現在哪還有磁帶啊,別說磁帶了,光盤,dvd,很多東西不都沒有了?時代發展太快了。”
咔嚓。
他總算是擺弄明白,打開了walkan隨身聽的磁帶盒,從里面拿出一盤磁帶。
是一盤鄧莉君的歌曲磁帶。
高陽笑了笑:
“要是張雨倩再能多活一年,她就能聽到周結倫、she的歌了,可惜啊……去世的這么巧,錯過了內地音樂騰飛并且最輝煌的那幾年。你看這里有這么多磁帶,想必張雨倩應該挺喜歡音樂的。”
林弦點點頭。
確實。
棺材里不僅放著很多盤磁帶,還有音樂專輯海報,娛樂雜志等等……可以看出來,張雨倩一定是個音樂迷。
只可惜……沒有活到2001年,華語樂壇的奇跡年。
看著眼前,這些張雨倩曾經經歷的人生,林弦不禁想起楚安晴。
現在科技高速發展。
楚安晴又會錯過什么呢?
放下磁帶盒。
林弦又拿起一本相冊。
打開一看,里面記錄的,就是張雨倩從出生開始,一直到20歲去世為止的點點滴滴。
照片很多,相冊很厚。
看來,張雨倩是一個很喜歡照相拍照的女孩。
不過也不能這么說。
在1980年就有照相機的家庭,應該并不多,很多孩子想照相都沒那個機會,那個年代,隨心所欲的拍照也是一種奢侈品。
膠卷固然算不上貴。
但照相機很貴。
絕大多數人想拍照片,還是要去照相館拍攝。
“咦?”
林弦拿起一盤黑色的錄像帶。
沉沉的,大大的,外形和一塊磚頭差不多:
“高陽,你看這個東西,真的是多少年沒見過了,也就小時候偶然看過幾眼。”
現如今,拍攝視頻記錄生活很容易。
手機里用不完的存儲空間。
但以前,動態的記錄生活,也就只有錄像機和錄像帶這一種手段。
“嘖嘖嘖。”
高陽咂咂嘴,從林弦手里接過那盤錄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