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繁衍生息,重現曾經的人類發展史?還是說重蹈覆轍,再一次走向滅亡的道路呢?那誰都不清楚了,反正現在火星那邊發展很好,雖然科技也觸碰到了瓶頸、并且能源資源問題也有待解決但至少正常生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大氣層改造初見成效,一切穩步向好。”
果然。
是賈斯克。
林弦想的沒錯。
能把移民火星計劃堅持這么多年的人,也只有賈斯克了。只是看來這個計劃,也并沒有現在的賈斯克想的那么簡單,這幾百年間肯定也遇到了各種瓶頸、阻礙、和抗拒。
以前賈斯克在采訪中曾透露,火星移民計劃或許在2060年就可以實現。
可事實證明,遠沒有他想的那么樂觀。
一直到幾百年后,他才把這個目標達成。
“可是,衛大爺”
林弦指指身邊四周茂密的原始森林:
“你看,別管2400年那個超級大災害造成的影響多么大,可這200多年過去,現在2624年,這地球的自然環境不是完全恢復了嗎?那賈斯克他們為什么不再從火星上移民回來呢?”
“聽你的說法,火星上現在可能依舊沒有解決可控核聚變、或者冷聚變的技術難題。并且火星那么小、只有地球的八分之一大,能源、資源、甚至太陽光強度都是問題哪有現在現成的地球好呢?”
“而且剛才聽你說,火星那邊還要進行大氣層改造,可地球這邊就是天然的大氣層,這里一切條件都比火星優越的多,為什么火星上生活的人類不重新搬回來?”
衛勝金大爺搖頭笑了笑:
“這就是一個社會學問題了。”
“對于我們火星上生活的人類而言,其實對地球并沒有什么感情,我們覺得火星才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故鄉。”
“現如今在火星上生活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在火星上出生、土生土長的火星人類;另一種,就和你我一樣,是從數百年前冬眠而來的舊時代地球人類。”
“可是我們冬眠醒來之時,就把之前所有的記憶都忘掉了,大腦一片空白,你說對地球還有什么感情呢?除了知道我們曾經出生在這里之外,壓根就沒有任何一點真實感。”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從火星的冬眠艙蘇醒后,接收完歷史教育就一直在火星上生活;我的妻子、孩子、孫子也都在火星上。”
“這么多年過去,我這也是第一次返回地球其實說返回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奇怪,因為我根本就沒有任何在地球生活的記憶、沒有任何感情、對這里非常陌生。”
“哪怕你說這里空氣好、自然環境好什么的但我的認知里,這并不是我的家,我還會乘坐兩年后的地火宇宙公交回火星生活。話說你應該也是從火星冬眠蘇醒、然后坐地火宇宙公交來地球的吧?那就奇怪了,我根本沒有在公交飛船上見過你呀?難道你是兩年前那班公交過來的?”
林弦沒有回答衛勝金大爺的問題。
他在思考。
他很明白,為什么地火公交每兩年才有一班車。
因為地球和火星公轉周期不同,所以雖然兩者都繞著太陽旋轉,但它們的相對位置是不斷變化的。
地球距離火星最遠的時候,相隔4億公里;而地球和火星最靠近的時候,只有5500萬公里;足足相差8倍。
而這個地球和火星最靠近的時間點,每兩年才會出現一次,這就是“地火宇宙公交”兩年才有一班車的原因。
從如此“拮據”的發車記錄不難看出來火星上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航天技術水平,其實也不是很高。很可能還停留在原始動力階段,沒有什么新的科技產生。
那就說明,人類的腳步,必然還是沒有踏出太陽系,只是相比前幾個夢境還是有所進步的,至少踏上火星了。
衛勝金大爺說的,火星人類不愿意返回地球居住,林弦也可以理解。
正如同2024年,要是詢問誰想去火星居住的話估計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大家還是把地球當家、潛意識里更喜歡地球。
同樣的道理。
火星人類肯定也更喜歡火星,哪怕地球更好一點,但畢竟原始又落后,沒有電力、沒有網絡、沒有先進的交通哪有窩在火星舒服?
“賈斯克,現在還活著嗎?”林弦問出自己關心的問題。
衛勝金大爺搖搖頭:
“早就不在了,幾十年前就去世了。他乘坐了那么多次冬眠艙,但活的時間可不短,實際年齡活了一百多歲呢,這在歷史教育中都有講過的我發現你是一丁點都沒聽啊。”
“不過他的spacet公司還在,也是掌控火星一切運行活動的核心機構。我們火星人類對于賈斯克和spacet公司都非常尊重、也非常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