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自己。
2024年的數字生命圖靈,是唯一的圖靈,也是唯一知道安全鎖密碼的圖靈它本是絕對的立于不敗之地。
可誰讓林弦可以睡覺做夢穿越到600年后呢?
圖靈雖然不會做夢,但它做夢也想不到
它2400年出于貪生怕死打出的一發子彈,最終穿越時光來到2024年,打在眉心中間,從世界上消失。
現在。
就已經可以開始圖靈生命的倒計時了。
接下來的中午和下午,林弦“一家三口"都在校園里游玩。
吃點小吃,看會兒節目表演。
中午還在學校食堂回味了一下求學時的飯菜,還是那個味道,既好吃又便宜。
下午,烈日當空。
閆巧巧在前面跑著,林弦和趙英珺尾行在高大垂柳遮陽的道路上。
炎熱的夏風被柳樹林擋住,上方的陽光也透不過枝葉,這就導致樹蔭下變得格外清涼舒爽。
趙英珺深吸一口氣,感受綠意芳香,
看著前方駛來自行車上的一對學生情侶,女生側坐在自行車后座上鬧鬧,讓男生騎車的軌跡扭扭歪歪,卻是異常的開心。
這就是青澀又懵懂的愛情啊。
趙英珺感慨道:
“也算是國內校園獨有的風景了。”
“國外不這樣嗎?”
林弦問道:
“我看電影里,尤其是米國電影里,好像故意把校園生活拍攝的很亂很瘋狂..尤其是橄欖球校霸和啦啦隊女隊長的固定模式,真是看這么多雷同的劇情,都看得人真假難辨了。”
趙英珺輕笑一聲:
“米國那邊怎么樣,我確實不是很清楚。但我不是給你說過嗎,我的大學生涯是在德國度過的。”
“我感覺德國的校園氛圍還是很不錯的,或許是因為德國大學畢業條件極其苛刻和困難的緣故...我感覺身邊的大家都在玩命學習,但即便如此,依舊有很多人無法順利畢業。”
“所以,我感覺我的留學生涯,學業壓力還是很大的,自然沒時間也沒有機會體驗米國電影里那些校園情節;也沒法體驗龍國大學里這種歡快的氣氛。”
“說實話,今天轉這么一圈,聽了聽你的校園生活、看見你大學期間在這里的影子....我還是挺遺憾沒有在國內上大學的。只是遺憾也沒用,這種事情注定是回不去彌補了。不過...今天這樣,偶爾體驗一下,也還不錯。”
閆巧巧又是買了一堆手工藝品,吃得肚子圓鼓鼓,心滿意足的一天,兩輛埃爾法商務車一前一后從東海校園駛出,各回各家。
又是一星期過去。
6月16日,凌晨00:42,林弦從睡床上睜開雙眼。
他快速坐起身。
來到書桌前,將腦神經電擊頭盔手稿的最后一頁背寫出來。
寫上最后的句號。
松了一口氣。
放下水筆,將桌面上的手稿整理,裝訂,放進抽屜里藏好要想將這份手稿變成可以使用的成品,目前來看是遙遙無期。
那位名叫杜瑤的腦神經科學家,林弦在網上查詢很久,都沒能找到有用的信息,更是無法鎖定到具體個人。
主要還是信息太模糊了
高文的手寫信里,只寫了這個人在“21世紀中葉”,于“非洲維和援助行動”中去世。
雖然死亡原因很具體。
但死亡時間卻很模糊。
21世紀中葉的說法,指得是2040年2060年之間死亡。
考慮到杜瑤被稱之為天才,可能三四十歲就已經名滿江湖、然后客死他鄉。
如果她是2060年前后死亡的話
甚至不排除.....現在的杜瑤還在某個犄角旮旯的小城市里上小學呢、遠遠還不到她施展才華的年紀。